冒牌生 | IG 拍影片可增加粉絲數嗎?搞懂社群平台差異,善用 Hashtag 提升曝光

自從開設了 Instagram 線上課程後,同學們會私訊問我,要怎麼透過在 IG 拍影片增加粉絲數?

其實,經營社群平台最困難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關於影片是否可以增加粉絲數,首先我們先不討論影片內容的製作,先把重點放在 YouTube 和 IGTV 的影音平台粉絲擴散的差異性。

FB 和 IG 的粉絲擴散是乘法

首先,經營社群平台最困難的就是一開始從無到有的過程。如果在 Instagram 不主動去和他人互動,那麼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不會是一個好選擇。

這是因為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方式是透過既有的人脈圈去擴散,當一個有 100 個人追蹤,按讚留言分享的人會先主動推送給這 100 人看,接下來透過這 100 個人的留言或按讚,以及相關的 Hashtag 再逐步的擴散給更多的人。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經營社群平台最困難的就是一開始從無到有的過程。/ 圖 : 冒牌生 )

這是乘法的概念,簡而言之,若一開始的粉絲人數是零,那麼零乘以任何數字都是零,所以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要開始,必須先主動的擴散自己的內容,透過主動邀約和 Hashtag ,才能把內容擴散給更多人的閱讀。

Google 和 YouTube 增加粉絲靠加法

Google 和自家的 YouTube,比較著重在「搜尋」的概念偏向加法,被陌生人主動搜尋一次,你的內容被找到一次,就是一次的曝光,曝光後若你的內容符合讀者的需求,讀者才會進而再留下來。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曝光後若你的內容符合讀者的需求,讀者才會進而再留下來。/ 圖:冒牌生 )

這也讓 Google 搜尋到的部落格、網站相關內容很容易變成「工具」,讀者是為了得到某項特殊的內容而來的,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缺乏心佔率很容易被取代。

YouTube 之所以比較不會有類似的問題在於影片的視覺效果來得強,因此觀看者在經歷視覺的刺激後,比較容易會留下來再收看後續的內容。

IGTV 和 YouTube 的差異性

許多影片的製作者在經營 IGTV 和 YouTube 的時候,常常會考慮直式或橫式的影片哪一個比較好?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製作者常常會考慮直式或橫式的影片哪一個比較好?/ 圖 : 冒牌生)

以平台的功能面來說,無論是 IGTV 和 YouTube 都已經支援使用者上傳直式影片和橫式影片,然而,平台使用者的既有習慣還沒那麼快改變。

IGTV 的使用者觀看時間短,較偏向被動接受已追蹤的帳號提供的影片。即便影片觀看者的觀注力和停留時間都比 YouTube 的使用者來得短,但使用者開啟頻、黏著度高,經營者用動態牆的方式很容易擴散給自己既有的粉絲。

對已有基本粉絲群的網紅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既有平台延伸,突破原有 Instagram 一分鐘的影片限制,讓追蹤者們可以用影片這個溝通模式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反之,YouTube 的使用者較習慣主動搜尋關鍵字找對應的內容,在有需求的情況下,比較願意接受陌生人提供的資訊,創造新的人際關係圈。因此,相較於 IGTV , YouTube 更容易創造出新網紅,讓新人有更多被看到的機會。

要怎麼透過在 IG 拍影片增加粉絲數?

這取決於你的 Instagram 現在的狀態,到底是屬於從零開始的狀態,還是屬於已經有一些基本盤的狀況?

如果是單純的從零開始,那麼在 Instagram 裡拍攝影片,沒有 Hashtag、原生讀者的狀況之下,要從零開始是困難的。

如果讓更多人認識你,那就要把 Instagram 當作一份履歷在經營,也會有比較多需要注意的細節。

例如,你先把貼文進行分類和抓出你想要的族群,問問自己希望增加的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兩種的貼文規劃風格和宣傳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接下來,下標記透過你的觀察找出效果好的貼文,持續產出維持固定的加乘效果,未來才有機會吸引相同類型的族群,成為該主題的意見領袖。

Hashtag 的影響在哪裡?

除了人際網絡與搜尋曝光的演算法,IGTV 與 YouTube 在演算法裡,Hashtag 之所以重要,是在於它可以帶來陌生的受眾。

每則貼文最多可以使用 30 個,用得越多曝光效果會越好,但更重要的是曝光後的互動效果,因為留言、按讚、標記的頻率越高,影片被看到的機率也越高。

我自己就曾在 Instagram 發表過兩部類似主題的影片,在使用同樣一批 Hashtag 的狀況下,發現曝光數的高低與留言和按讚數成正比。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Hashtag 之所以重要,是在於它可以帶來陌生的受眾。/ 圖 : 冒牌生 )

希望透過上述的說明能夠幫助各位解決一點疑惑。

最後想提醒每一位想透過在 Instagram 拍影片提升粉絲數的人,無論是哪一個平台都需要持續的、定期的產出內容,滿足演算法的需求,而且必須要持續的觀察讀者的反應和平台發布的新訊息。

畢竟演算法是持續在改變的,必須與時俱進,但萬變不離其宗,維持高互動(按讚、留言)才是最重要的。

主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未來吃飯靠「社群影響力」!這是一個關係變資產的時代
冒牌生|Instagram 隱藏按讚數!官方大膽的新嘗試,會對網紅造成什麼影響?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4大內容創作法,教你經營自媒體

作者資訊

冒牌生
冒牌生
青年作家、企業講師、社群經營達人,系列粉絲團破150萬按讚數,曾獲《數位時代》個人粉絲團冠軍。更多討論請看臉書社團《冒牌生的社群診療室》https://goo.gl/uaE6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