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用新創人才就能成功轉型?在轉型之前,傳產需具備的六大思維

|本文由國際數位行銷協會秘書長 Echo 授權《行銷人》編輯、刊登


數位轉型全球都在動,不過與其土法煉鋼慢慢熬,不如學國外引進專業經理人來領航,直接導入高轉換率與高毛利的操作手法,成功機率相對高。但引進新創經理人就能高枕無憂嗎?從燦坤閃離一個總經理,讓我們探討台灣傳產導入新創人才要適度調整的思維。

誰來帶領傳產轉型?

11 月 18 日燦坤投出震撼彈,上任甫 9 個月的總經理李佳峰將於 12 月離職,造成產業界一片譁然。李佳峰過去經歷為小米台灣市場的開拓者,挾著大陸小米的成功經驗與新創基因,成功在台灣種下小米種子。

品牌效益高、社群玩得好、電商通路強、應變速度快…小米與李佳峰的勝仗,理所當然引起台灣傳產業的注目,尤其近年來新創產業的崛起、電商平台的強勢反攻,以及面對全球趨勢數位轉型壓力漸升,傳產業無一不自危。

再者,許多傳產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除了系統端的導入,對於人才需求也迫在眉梢,究竟是誰來領導傳產創新、帶領轉型,就是個關鍵問題。

即使忌憚來勢洶洶的新創,許多傳產企業仍選擇合作,為借鏡其在社群、電商、品牌、管理上的操作優勢,開始起用新創人才擔任主管職,希冀在這股數位轉型潮流中穩住陣腳、開創新局。

不過,新創與傳產間做事的思維終究是有落差,若要將新創人才效用發揮到最大,建議傳產領導者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並設定階段性目標,才不至於兩敗俱傷。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傳產領導者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並設定階段性目標,才不至於兩敗俱傷。/ 圖 : Pexels )

導入創新人才前,該釐清的六大思維

傳產企業若想引進新創人才,不僅需先充分理解自己在組織變革上,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劃出可給予新創的資源,並且要先理解新創與傳產的差異點,切出適宜的彈性「試錯」區段。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以為這個人可以解決企業所有的問題,畢竟你聘請的是人,不是神。以下整理 6 個導入新創人才時的思維建議:

一、新創精神不會破壞企業文化

有些企業相當懼怕導入新創人才會帶來「破壞式創新」,因此對於新團隊的一舉一動都相當關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嶄露無遺。當有這種心態出現的時候,請記得新創的優點在於創意、動能、整合、速度、學習,是用以培養成為企業轉型的核心,而非外掛的團隊。並且你的企業體大又行之有年,不可能會被一個突如其來的團隊改變,好嗎?

二、你的信任是成功的基礎

我們明白你一定很期待這個人可以為公司帶來新氣象,不過他需要你公開且不斷表態支持與信任,才有很大的機率被組織認同,帶動內部人員一起為轉型努力。同時,你也必須要給他非常明確的目標,讓他得以轉換成自身的執行法則,帶領團隊勇往直前,而不勿悖於公司路線與你的期待。

三、給予足夠認識組織眉角的時間

企業老闆已經認識你的班底數十年,才得以對他們暸若指掌、運籌帷幄。但新進的新創主管才剛進公司,不要期望他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知道組織間的那些潛規則與眉角。

尤其傳產規模有時不小,光是要認識各部門的組織與分支,就需要點時間。再者,難保每個組織一開始就全盤交代,有時問題是在執行過程中才會浮現。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新進的新創主管才剛進公司,不要期望他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知道組織間的那些潛規則與眉角。/ 圖 : Pexels )

四、為新創團隊量身供應資源

許多傳統產業對於新創的想像多停留在其成功結果,卻忽略新創產出的優質內容與社群互動,在過程中堆疊出的品牌影響力亟需仰賴時間、專業人力與組織資源。

因此聘請新創人才後,卻只給原有的團隊編制與經費、KPI,就期盼能快速複製成果。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要訓練既有團隊成為創新利器,也得有段距離要走。

五、不要害怕衝突與改變

網路科技發展加速了市場的變化,傳統的製造與營運思維現階段雖仍可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之所以援引新創人才加入,就是期盼企業能夠持續向前。

永遠要記得新創在某一程度上代表新世代的觀點,若企業要邁向下一個十年,不可能沒有衝突與改變,企業老闆要做的是「傳承」,而不是「保守」。

六、爭取以空間換取時間

速度是傳產跟新創間最大的差異,新創企業在幾年內具有規模是本事,但竄紅是時勢,因此若要套用新創的成功方程式,企業領導對於時間的認知也須有保留空間,不要期望一夕爆紅獲利,因為新創人才進入組織後,他會先遇到內外夾擊,接著才能安身立命全力衝業績,你能為他做的,就是給他最大的發揮空間。

數位轉型 行銷人
( 若企業要邁向下一個十年,不可能沒有衝突與改變,企業老闆要做的是「傳承」,而不是「保守」。/ 圖 : Pexels )

在進行前取得共識

傳產對內的運作組織、資源分配、目標制定、人員專業度…,以及對外的的品牌形象、商品類型、數位行銷項目的比重與市場敏銳度,都是轉型是否會成功的基本要件。

因此,在攜手新創人才前,應先充分了解他對於轉型操作的想法與目標時程,是否與企業一致,必要時請他提供更精確的計畫方向,利於雙方在前期溝通先取得共識。

首圖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企業轉型老是失敗?高層把這 3 件事做好,有效推動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沒捷徑!如何讓員工從抗拒到樂意?「局部施行」是關鍵
數位轉型陷瓶頸?研究報告整理 5 大解方,助企業成功轉型

作者資訊

《行銷人》合作夥伴
《行銷人》合作夥伴
歡迎成為《行銷人》合作夥伴,若有任何文章授權、尋求報導及投稿的需求,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