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畢業不走科技業,回鄉賣爆米香、經營社群推廣台語-專訪土礱師賴咏華

近日,一名自稱爆米香「阿華師」的青年拍攝好幾支影片,影片中可看到他用流利的台語、英語、客語三聲道切換,講述台灣農村文化及他對母語的感情,並透過 YouTubeFB 等社群宣傳,讓世人重視母語正在消失的危機。

這位「阿華師」本名賴咏華,是交大光電系畢業的高材生,不過畢業後沒有進科技公司上班,在一次因緣際會下,他回歸鄉村與老師傅學習製作土礱,成為全台灣最年輕的土礱師。

熱愛台灣傳統文化,用土礱碾成米製作爆米香

土礱是一種古老的碾米工具,人力拉動後經過土磨的轉動與磨碾可以讓稻子脫殼,以往台灣每個種米的家族都會有一台,但隨著電力機械誕生後,土礱漸漸被機器取代。

在大學時期就一心嚮往台灣文化的賴咏華,不忍土礱被時代洪流淘汰,決定與國寶師傅林裕祥學習,將這幾乎失傳的傳統技藝繼承下來,並開始學會自己種稻米,再用自己做的土礱碾成米販售。

原本靠賣米維生的他,因一次的意外摔斷腿,在治療期間因無法種稻米,於是他買了一台爆米香機器,用自己手作土礱碾成的米製作爆米香,花了一年的時間到處流浪,並與大眾分享「和身邊認識的農夫買食物較健康」的概念。

數位轉型
(賴咏華用自己手作土礱碾成的米製作爆米香。/圖:賴咏華提供)

不忍母語逐漸消失,自製影片透過社群傳散

到處賣爆米花的期間,賴咏華遇到許多人事物,然而讓他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到淡水一間幼稚園賣爆米花,他用一句「大家好,我來這邊賣爆米花」的台語和小朋友打招呼,結果小朋友因為聽不懂,所以全部沒有反應,這才讓他驚覺台語面臨失傳的命運。

經過這次的經歷,讓他萌起了推廣台語的想法,於是在今年 9月成立「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粉專,並陸續拍攝以台語、英語、客語三聲道切換的影音,立志將台語文化傳散出去。

賴咏華感慨的表示,現在台灣人會講台語的越來越少,根據內政部的資料統計,每天有 350 位會講台語的老人過世,而有 100 位可能不會講台語的新生兒誕生,在出生死亡比例失衡的情況下,政府若沒有因應的政策,台語在未來的 50 年後一定會消失,因此,他希望透過己身微小的力量,讓台語能「多活下來幾年」。

在影片中,許多網友稱讚賴咏華「台語很流利」,但看在他的眼裡,心情頗是複雜。「其實我是這幾年才學台語的,在我 20 幾歲時,連安全帶的發音都會講錯,而這幾年,我上網找台語字典自學台語,就跟怎麼學英文的方式一樣,多聽多看多學,才能講出一口流利的台語。」

數位轉型
(賴咏華到小學展示土礱去殼的過程。/圖:賴咏華)

透過社群推廣台語 盼能真正落實生活中

對賴咏華而言,拍攝影片主要想喚起世人對台語的重視外,其實有著更大的目標,他分為兩個階段來說明:

短期目標:希望未來台灣能將台語落實於學生考試中,譬如考大學的試卷有 3 種考卷,分別為華語、台語、客語,如果挑選台語或客語應試的學生,則享有分數加權的權益,但應試者須全程用台語或客語作答。

長期目標:希望未來台灣能規劃全台語的幼稚園、國中、高中甚至大學,讓學生從小學習母語,像香港人講廣東話那樣自然。

他認為,這兩點要執行會有許多困難與挑戰,也非一己之力就能辦到,不過他會繼續善用所學技能,透過影片來發揮影響力。賴咏華透漏,未來他會製作一系列台語相關的主題影片,目前有三支影片計畫:

影片一:找來中山大學的朋友,用台語來解說國中生會考數學的題目
影片二:用台語來講解基因遺傳,期盼能邀請台大郭華人教授一起合作
影片三:用台語來講解相對論,期盼能邀請交通大學吳宗信教授一起合作

(賴咏華與老師傅學習土礱。/賴咏華提供)

目前第一支影片賴咏華已經拍攝完成待剪輯,而第二和第三支正在籌備中,相信在不久後,我們就能看到他製作的台語知識型影片了。

首圖來源:賴咏華提供
延伸閱讀:
從 100% 內銷到 40% 外銷,這家傳產如何做到?正言不鏽鋼的數位轉型之路
從代工到品牌、從紡織設備到針織鞋,夕陽產業也能潮又時尚-專訪輝特 FVF
不用石油,海沙也能提煉!塑膠工廠轉型賣「矽膠」,熱銷德法等大國-專訪騎龍矽膠

作者資訊

黃虹妏 | Wendy H.
黃虹妏 | Wendy H.
醫管系畢業,不務正業的走向行銷和平面設計的領域,因為背包客旅行經歷,喜歡上攝影及文字創作。目前從事數位行銷、內容編輯、企業專訪的工作,探討人事物在數位時代下的轉變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