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主推的《大而美稅改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本週於參議院驚險過關,其中針對半導體產業的抵稅優惠全面擴大,將製造設廠投資的抵稅率從原本的25%調升至35%,高於草案版本的30%。若眾議院亦順利通過,預料將為英特爾(Intel)、台積電(TSMC)、美光(Micron)等企業在美設廠提供更大誘因,並進一步加速晶片供應鏈在地重組。
新法案規定,凡於2026年前擴增先進製造產能的企業,皆可享有35%的資本支出抵稅優惠。這項條文被視為對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延伸與強化,後者原已提供390億美元補助與750億美元低息貸款,鼓勵全球企業在美國本土設廠。
川普總統近期除強調擴大對中國半導體進口展開調查,亦主張廢除拜登政府主導的《晶片法案》,改以高關稅與抵稅誘因推動美國在地製造;儘管共和黨內部對是否廢法尚有歧見,但對抵稅條款的支持形成共識,並成功納入新版的大而美法案。
隨著稅賦優惠明確,市場預期包括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擴廠、輝達在美晶片合作案以及美光的新廠等,都有望獲得更大誘因。科技顧問公司Futurum Group執行長Daniel Newman指出:「在川普威脅關稅之際,業者對美國擴產的迫切性提高,若稅務減免成真,將加速供應鏈去中化目標」。
不過,川普仍持續質疑拜登時期晶片法案的補助成效,並認為「透過關稅與稅負鼓勵,是讓晶片回美製造的根本之道」。目前川普政府正在針對晶片與晶片設備進口等細項進行新一輪調查,預期最快7月中旬將提出新一波關稅名單。
分析人士認為,《大而美稅改法案》將徹底改寫全球晶片資本支出布局,也將加深台灣與南韓等半導體企業對美國政策風向的依賴度;尤其當川普同時祭出關稅威脅與抵稅誘因,似乎正加速將「晶片即軍備」的全球競賽推向白熱化。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7-22商傳媒輝達首款Arm架構AI PC處理器N1X 預計延至2026年登場
- 2025-07-22商傳媒以PLT引領再生醫美 思必瑞特生技登場亞洲生技大展
- 2025-07-22商傳媒固態電池夢碎?全球車廠再掀技術戰 成本恐成最大考驗
- 2025-07-22商傳媒表演藝術新秀創作綻放 2025「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