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舉辦「Café Philo @NUK」系列講座,邀請推動野放茶園栽培的崑泰茶業負責人林世哲與孫靜夫婦,以「談茶業論ESG」及「自然品茶」為主題,分享如何以自然農法實踐環境永續理念,並透過五感品茶活動,引導師生體會茶香對身心靈的療癒與滋養。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德興開場致詞表示,「Café Philo @NUK」系列講座以哲學思辨為精神核心, 結合生活實踐議題,引導師生從多元角度理解世界。本次以茶為媒介,串連永續農業、身心療癒與文化品味,展現高雄大學推動永續教育的實踐力與人文關懷。未來也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深化大學社群對環境與社會議題的認識與參與。
講座主辦人,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淑文表示,此次講座旨在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除了搭配環境倫理課程,更提升校內師生對永續議題的關注。活動分為上下兩場次,上午聚焦「茶業與ESG(環境永續、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下午則為專為教職員規劃的「自然品茶」體驗課程,於圖資大樓2樓宅創空間登場,吸引眾多師生參與。
林世哲原本任職於高科技產業,因一場大病契機返鄉接手家業,並決心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種。他在講座中指出,傳統茶園大量施用農藥與化肥,雖能短期提高產量與香氣,但長期卻導致土壤酸化、貧瘠甚至生態崩壞,不利永續發展。因此,他選擇放棄慣行農法,改以「野放栽培」為原則,堅持不灑農藥、不施肥、不灌溉,讓茶樹與自然共生共長。
「我們讓雜草自然生長,只適度修剪,這就是與土地和平共處的方式。」林世哲分享初期經營的挑戰,一分半地僅收成七兩茶葉,產量極低,經濟壓力沉重,但他與妻子堅持理想不動搖。幾年後,茶園生態逐漸恢復,多樣昆蟲、鳥類與巢鼠棲息其間,土壤變得鬆軟濕潤,微生物豐富,真正實現「有生命力的土壤」理念。他強調:「土壤健康,茶樹自然茁壯,茶葉本質好,才能泡出真正的好茶。」
下午場則以「自然品茶」為題,孫靜帶領教職員進行茶席體驗,從唐代詩人盧仝《七碗茶歌》出發,介紹「五感品茶」的理念。她說明,喝茶不只是味覺行為,更是透過眼觀茶色、耳聽沸水、鼻聞茶香、舌嚐甘苦、身體感受溫度與情緒的全人感官經驗。「茶,不只是飲品,更是一種療癒與平衡的藝術。」
參與教職員紛紛表示,講座讓人重新思考日常飲茶的意義,也學習到辨別好茶、泡好茶的方法,透過五感品茗,更能體會茶香背後所蘊含的自然智慧與人文涵養。 (圖/高雄大學提供)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9-24三星傳媒屏東特搜大隊緊急支援花蓮水災 出動8車23人協助救援 (記者廖銘瑞/屏東報導) 因受外圍環流影響,花蓮縣光復鄉23日午後發生嚴重淹水災情,馬太鞍溪因土石崩落形成堰塞湖,並於下午2時30分發生溢流現象,洪水瞬間沖毀馬太鞍橋,導致下游光復市區全面淹水,多位民眾受困,情況相當危急。 屏東縣政府消防
- 2025-09-24三星傳媒埔里推廣綠能與廉政教育 悟空進校園培養誠信
- 2025-09-24三星傳媒元大幸福日 學童旗糖農創之旅 快樂學習環境永續
- 2025-09-24三星傳媒關心原民區災後復原情形 陳其邁:林災損害補助從優、從寬、從速 全力支持復原工作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嚴防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山區豪大雨致災,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3)日前往那瑪夏區公所視察防颱整備,並關心原民區災害復建情形。高雄山區日前接連受丹娜絲颱風與0728豪雨影響,導致山區民宅、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