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門外漢】單元二 未卜先知你的一切,掀開「大數據」神秘面紗!

上個單元介紹物聯網,而最常跟物聯網綁在一起的名詞就是「大數據」,究竟「大數據」到底是什麼?如果告訴你,只要透過每天搭捷運進出站的數據,就能推論出你個人生活圈甚至是生活作息,還覺得大數據離你很遙遠嗎?

一、「大數據」是什麼?

大數據的英文是Big Data,中文其實就只是直譯字面的意思,但其實這樣的翻譯很容易帶來誤會,因為「大數據」不僅僅是指「海量數據」,也是指用來分析處理海量數據的新興科技,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分析、解讀這些以前未曾被挖掘出來,甚至不被重視的重要資料,並將它們的價值發揮出最大效果。

那大數據跟傳統統計學差別在哪?傳統統計是從抽取少量樣本進行調查,再進一步推論整體;大數據則是匯集海量的資料納入計算範圍,並對未來進行預測,簡單來說,大數據是建立在統計的基礎上,再用演算法去計算分析,進而更精準的找出各個數據之間的關聯性。

DG拒當門外漢單元_大數據1

二、「大數據」不是什麼新鮮事

2010年,「大數據」這名詞正式列入維基百科,近幾年也成為科技熱潮,但其實它的概念早已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例如「Google翻譯」,不同於傳統翻譯系統,在有限的語句庫中交叉比對翻譯,準確度也較低;「Google翻譯」則是著重於以大數據和統計的方式,翻譯系統會不斷地調整翻譯結果的相關性,並自我學習如何處理數十億的文字。通過這種方式,電腦最終能不斷優化翻譯結果,而且隨着數據資料庫的擴大,Google翻譯的精準度也會持續提升。最近大數據成為熱門話題,是由於近年全球網路飛速發展,互聯網規模龐大,數據資料越來越大量,「大數據」的熱潮便跟著水漲船高。

DG拒當門外漢單元_大數據2

三、「大數據」能為你做什麼?

大數據為什麼這麼夯?因為它能預測消費者行為!在大數據的基礎下,企業公司能針對客戶的資料進行一對一的數據分析,一旦越個人化,就越能預測出每一位消費者行為,作出精準行銷,如此一來,當然提升公司的投資報酬率。

舉例來說,全球網購龍頭亞馬遜(Amazon),藉由分析消費者瀏覽紀錄、購物車、商品搜索紀錄、心願清單,甚至是停留頁面的時間長度,將訊息主動「推薦」給消費者,進而引導他們的消費行為。亞馬遜甚至申請了一套「預先出貨」的系統,針對大數據預測出顧客的購買行為,在他們還沒下單前就先出貨,以縮短貨品物流延遲時間。今年11月亞馬遜更開設了實體店面,透過網站上獲得的大數據分析後,更精準的將產品陳列在消費者面前。

DG拒當門外漢單元_大數據3

 四、不要過分迷信「大數據」

如同在上一單元「物聯網」談到的,網路資安是現今科技最大的漏洞,當我們的一舉一動曝光在網路上,被監督、窺探的成果都成了「大數據」,此時「隱私」就成了最大的隱憂。

此外,「大數據」一定可靠嗎?阿里巴巴副總裁車品覺舉例,假如你在淘寶上搜索一件T恤,結果出來10萬條資訊。突然下面有一個手錶廣告吸引了你,結果T恤沒買,卻買了手錶,而淘寶還在繼續推薦手錶。「這印證了大數據的局限,只能看到消費者買了什麽,沒有顯示消費者看了什麽沒買,而這才是消費者潛在的購物需求。」大數據應該還原消費者的購買目的和決策過程,使企業更好地識別消費者,從而進行真正有價值的推薦。

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數據是值得參考的方向,但絕對不是必然,我們不應盲目的信任資料的力量和潛能而忽略了它的局限性。

DG拒當門外漢單元_大數據4

 

學會了沒?恭喜漢子們成功踏進「新科技知識之門」,之後請持續鎖定我們的【拒當門外漢】單元,不用花太多腦筋,讓我們為你開啟「入門之道」!

延伸閱讀:【數位門外漢】單元一 「互聯網」和「物聯網」有何不同?

★以上精美插圖皆由DGcovery製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