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里亞推出「訂製沙發款式均一價」策略 尺寸與面料定價更透明

赫里亞推出「訂製沙發款式均一價」策略 尺寸與面料定價更透明

商傳媒|記者張瑞珊/綜合報導

隨著居家市場對「訂製沙發」需求持續升溫,家具品牌 赫里亞 推出「訂製沙發款式均一價」策略,打破傳統訂製沙發的議價模式,讓消費者能以更明確、透明的方式了解價格結構。該制度強調:沙發款式不再依據談判結果或現場人員而異,而是依沙發「尺寸」與「面料」作為加價依據。

一、訂製流程透明化,價格從「議價」轉向「明碼」

過去許多消費者在挑選沙發時,常須反覆比較不同品牌與門市間的議價落差,導致選購流程冗長。赫里亞指出,為減少這類資訊不對稱情況:沙發款式採標準價,並依尺寸與面料調整價格,使訂製過程更簡潔透明。
根據英國家具設計顧問公司 iEnhance Consulting 的研究,家具產業若能在早期揭露完整成本(含物流、安裝、稅費),可顯著提升消費者信任度並降低購買放棄率(Enhance, 2023, ienhance.co)。赫里亞表示,此舉讓消費者「終於不用花時間議價、比價、估價」,將談判時間成本轉化為沙發「尺寸+面料選擇」的清楚決策。

二、從設計到自有工廠 一條龍製造帶來定價優勢

多數訂製沙發品牌需經設計端、各家外包工廠及經銷商層層堆疊,導致不同款式價格差異甚大。根據 MIM Concept Studio 的報告,若家具品牌能降低中間環節、建立自有製造鏈,平均可減少 15% 至 25% 的價格浮動空間(MIM Concept, 2023, mimconcept.com)。
赫里亞表示,其自有沙發工廠涵蓋設計、生產至品檢一體流程,能維持一致的高品質並縮短交期。透過「款式均一價」的架構,讓消費者更易理解價格組成,同時確保製程標準化與售價合理性。

三、尺寸及面料覆蓋範圍大 訂製彈性提升

部分訂製沙發雖可在尺寸上微調,但進口產品(例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受限於既有模組化結構與量產版型,尺寸、面料與顏色選擇範圍往往較為狹窄,能依台灣住宅格局與個別需求進行彈性調整範圍有限。
赫里亞指出,憑藉其台灣在地自有製造沙發體系,能依實際空間條件量身製作,從小坪數客廳到大坪數接待區皆可靈活配置,同時提供多樣面料與色系搭配,讓訂製真正回歸「個人化」與「適配性」。

四、消費者反饋熱烈 市場趨勢亦支撐透明定價

根據 Straits Research 2024 年報告,全球訂製家具市場規模約達 353 億美元,預計 2033 年前年均成長率將達 12.05%(straitsresearch.com)。報告指出,「個人化需求」與「價格透明度」是驅動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
赫里亞指出,推出該制度後,多數客戶認為現場體驗流程更有效率:「挑選沙發款式、面料與尺寸後即可獲得均一的明確報價」,減少了反覆詢價的不便,更能專注在挑選舒適且合適的沙發。

五、公平性觀察與建議

雖然均一價制度能降低議價負擔,但仍應注意:
• 不同面料或超大尺寸仍屬不同價格範圍,建議消費者詳閱報價表。
• 各品牌的彈性訂製架構與交期管理可能不同,仍可多方比較。
• 透明定價雖為趨勢,惟部分廠商仍採議價制,選購前宜確認完整費用,且須注意可能另有運送、安裝或指定要求等隱藏加價項目,應事先詢問清楚以保障權益。

整體而言,赫里亞的在「沙發款式統一+尺寸/面料差異」模式下,提供了家具市場一個兼顧彈性與透明度的參考範例,也反映家居產業正從「談價文化」轉向「資訊公開」的新趨勢。


 

作者資訊

service@sunmedia.tw (商傳媒 SUN MEDIA)
[email protected] (商傳媒 SU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