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節前「粽」要想起家鄉味 雲林家扶新住民媽媽吃出鄉愁

端節前「粽」要想起家鄉味 雲林家扶新住民媽媽吃出鄉愁

【大成報/雲林報導】雲林家扶端午節前夕,劉女士捐贈「古早粽與麻香猴菇粽」禮盒250份,有1,250顆古早粽及1,250顆麻香猴菇粽,總價值近15萬元,不僅贈送給服務家庭,現場邀請多名新住民媽媽享用雙粽美味,讓新住民媽媽們在這「粽」要時刻,特別想起家鄉味,而對於臺灣粽好滋味更是讚不絕口。

 

雲林家扶王耀慶督導邀請新住民媽媽們一起品嘗古早粽、麻香猴菇粽的雙粽好滋味,蒸好粽子熱騰騰端上桌,新住民媽媽們早已等不及,用手中筷子快速夾上一口細細品嘗,頓時唇齒之間滿滿豐富餡料好滋味。

 

王耀慶督導說:古早粽使用長糯米包覆著金鈎蝦、魷魚、栗子、香菇、蛋黃、花生、油蔥酥,吃下一口香味撲鼻且濕潤不油膩;素食麻香猴菇粽,Q彈糯米被濃郁麻油香完美包覆,搭配猴頭菇、杏鮑菇、香菇、蓮子、素肉燥,口感綿而不膩,入口滿是醇香。

 

雲林家扶南越阮氏顯媽媽表示:越南是在過年期間吃粽子,在家鄉都是媽媽負責備料,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只是越南粽內餡只有綠豆、豬肉,不像臺灣粽餡料這麼豐富,但包粽子過程就是一家人開心團聚時光,這也是剛嫁到臺灣時,每次想起來都會讓眼眶泛淚,特別想念越南家人。

但在臺灣生活快20年阮媽媽,早已入境隨俗習慣臺灣粽好滋味。阮媽媽笑著說:越南粽是思鄉味道,但臺灣粽卡賀呷啦!

 

至於來自北越阮秋妝媽媽表示:在我們家鄉沒吃過粽子,但每到端午節當天早上,會製作一種「酒飯」,也就是用糯米混和酵母做成飯團子泡酒食用,此料理可以殺菌除蟲,也有避邪除毒的意思,就跟喝雄黃酒道理很像,現在則特別喜愛臺灣豐富餡料粽子。

 

還有來自緬甸王琴芳媽媽說,小時候媽媽準備一種很特別粽子,要先用香灰水將糯米浸泡過,據說能幫助消化,然後再用風乾後臘肉、香腸、火腿包起來,就是小時候常吃家鄉粽;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太多新鮮豬肉,所以才會用風乾的肉來包粽子。

 

來臺灣後吃到的臺灣粽,都是餡料很多的更好吃。但對琴芳媽媽來說,這時刻想念家人更是難以言語鄉愁。

 

雲林家扶廖志文主任表示,服務的新住民家庭一樣每逢佳節倍思親,謝謝劉女士將愛送至雲林家扶,不僅是照顧經濟弱勢家庭,新住民家庭也能領受端午佳節粽葉飄香,吃美味臺灣粽子,疼惜他們離背景嫁來臺灣,辛苦照顧家人與子女;感謝不具名劉女士250盒古早粽與猴菇粽禮盒,讓媽媽們陪伴家人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平安歡度端午佳節。(于郁金翻攝/雲林家扶中心提供照片)

作者資訊

大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