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妹救球飛撲落地韌帶撕裂傷 PRP合併復位手術助她重返球場

排球妹救球飛撲落地韌帶撕裂傷  PRP合併復位手術助她重返球場

排球妹救球飛撲落地韌帶撕裂傷-prp合併復位手術助她重返球場

臺中醫院骨科楊祐昇醫師指著患者道院時X光片,說明患者右手尺骨與橈骨脫位位置。               

 

【Lai傳媒 記者爆料網 蔡智銘/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18歲女大生今年暑假跟同學打排球,為救球向前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原以為沒事,未料兩周過去患部持續腫脹,還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無法扭開,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手腕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幸好經手術注射PRP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合併復健訓練六,三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繼續跟球友競技廝殺。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骨科楊祐昇醫師指出,患者喜歡打球, 課餘之暇就跟同學一起到球場打排球,今年暑假跟同學打球不慎跌倒,到附近醫院X光檢查並未發現骨折,但因為持續疼痛,連扭轉毛巾、礦泉水瓶蓋都無法使力,到本院再照x光,並進行手腕活動度與穩定度檢查檢查,才發現手腕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橈骨脫位。

 

由於手腕穩定構造由關節囊、尺腕韌帶、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和骨間膜(IOM)組成,為了避免影響手腕活動與靈活度,醫師安排手術中注射PRP合併骨釘復位手術,患者住院兩天出院,韌帶與骨頭穩定後接受復健訓練,三個月後恢復正常生活。

 

楊祐昇醫師說明,PRP(platelet-rich plasma) 是一種利用人體自身修復機制的增生療法,其原理是抽取病患少量的血液,經過儀器分離並純化血球後,萃取出高濃度的血小板血漿,再將其注射到患部,以促進人體組織修復的治療方式,對於組織的修復會比傳統復健或藥物來的更快更有效,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在骨頭關節跟肌腱韌帶等運動傷害治療上,尤其運動’造成外傷,對於修復韌帶與軟骨損傷效果都很不錯。

 

「注射PRP應該在無菌環境下進行,避免感染」,楊佑昇醫師提醒,PRP治療運動傷害與緩解關節退化雖有效,但對玻尿酸過敏、血小板數量過低、懷孕、敗血症、癌症、患部有感染情況、急性或慢性傳染病與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患者並不建議使用。

 

楊祐昇醫師並說明,關節退化是軟骨磨損造成,施打PRP可以減緩摩擦、止痛,但不會讓退化變好 ,只能治標無法治本,真正要治療關節退化應透過置換人工關節手術或關節保留性的軟骨增生手術,才能徹底解決關節退化的問題。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 

作者資訊

賴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