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甜了!台南清代「糖路」出土 考古揭空氣都能聞到糖香

太甜了!台南清代「糖路」出土 考古揭空氣都能聞到糖香

太甜了!台南清代「糖路」出土 考古揭空氣都能聞到糖香


▲太甜了!台南清代「糖路」出土 考古揭空氣都能聞到糖香(圖/記者王俊勝 翻攝,下同)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

台南真的是一座「甜進歷史」的城市!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近日在東門路一帶意外挖出清代「糖香古道」,考古團隊研判這裡正是當年府城製糖業興盛時期的重要交通要道。根據現場出土遺構與史料比對,該路段極可能是清代《臺灣采訪冊》中提到、曾堆滿糖屑與糖泥的「牛車路」,證實當時台南不僅街道「含糖量」超標,就連空氣都瀰漫著甜味。

 

考古團隊指出,這條古道位於當時的「祝三多境」(今新樓醫院一帶),是自大東門通往南方的重要幹道。兩側以三合土作邊界,路面則混合糖漏碎片、瓷器、磚瓦與灰漿夯實而成,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甜蜜道路」。更有趣的是,清代文獻記載,夏季時這一帶地面會因糖分揮發產生「煙氣蒸騰」,整個街區都散發著糖香氣息,讓人彷彿置身巨大糖廠。


根據出土墓碑紀年推測,這條「牛車路」的修築或翻修時間約在道光十六年(1836)之後,當時工人可能就地取材,將製糖遺料一併混入道路結構中。這樣的工法不僅節省資源,也讓台南「甜」進歷史記憶。

 

市長黃偉哲表示,這批珍貴遺構將暫時移置保存,並在鐵路地下化完工後,納入未來綠園道設計中,讓民眾在漫步新市景時,也能感受府城數百年前的糖業榮景與文化底蘊。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 

作者資訊

賴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