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害,當地受災嚴重,行政院院會今(25)日討論因應措施。聽取內政部、農業部「花蓮縣馬太堰塞湖災害應處情形」報告,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會中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同步監測壩體周邊地質、鼓勵支持在都會區就業的族人返鄉參與復原,以及推動災區長者至都會區依親安置,並呼籲中央制定一致性政策,與地方攜手推動災後重建及後續防災工作。
蘇俊賓表示,特殊的地質條件在地震、豪雨後崩塌形成堰塞湖,此次災區是高風險好發區域。農業部的報告顯示,目前僅止於監測堰塞湖水位、壩體本身,欠缺周邊地區地質的監測,蘇俊賓呼籲將壩體周邊地質亦須納入監測,包含再次崩塌潛勢推估,這個監測資訊對於救災與災後復原的安全很重要,後續堰塞湖決定採取的措施也需要這些數據。
另外,蘇俊賓指出,災區高齡化嚴重,青壯世代多在西部就業。他建議中央與地方合作推動計畫。災區的復原,有必要由最了解在地需求的族人參與,然而,許多在都會區工作的族人,雖有意願,急著返鄉參與復原工作,卻礙於現有工作與收入,無法返鄉。蘇俊賓呼籲,災後復原計劃應該納入鼓勵並補助在都會區工作的災民家屬返鄉投入復原工作,發揮在地情感與熟悉度的優勢,並與專業團隊併行,提升效率。目前桃園市政府已規劃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提供急難救助,凡設籍桃園的原住民族人,若本人或其三等親屬之家戶為受災戶,因災害衝擊導致工作、生活受影響,將先提供每戶生活扶助金1萬元,協助族人度過難關。蘇俊賓也呼籲中央可以制定統一的急難救助計畫,給予有意想返鄉協助救災或家園復原的族人經濟上的支持。
最後,蘇俊賓強調,原鄉長者對土地依賴性高,集中安置常因生活習慣不合或環境疏離而產生排斥。若在地安置不適合,在都會區又有親友願意分擔照護責任,目前桃園已規劃提供原住民族人親屬依親照護的方案,媒合適當的旅館提供住宿,確保醫療與照護需求獲得即時協助。蘇俊賓也希望中央有一致性的計劃來照顧有此需求的災民,讓救災與照護能雙軌並行。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感謝各縣市政府在災害發生的時皆主動提供救災救難、人員等協助。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9-25台灣線報號召原民青年投入花蓮救災 桃園市府:將提供相關經費支持
- 2025-09-25台灣線報蘇俊賓呼籲中央與地方攜手 推動花蓮災區重建
- 2025-09-25台灣線報假冒基金會為災區募款 民眾善款恐遭詐
- 2025-09-25台灣線報八德區公所攜手微型運動中心 鼓勵民眾運動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