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臺東縣觀護暨社會福利協會為強化社區居民法治觀念,提升全民防詐騙意識,於日前上午9時許,假海端鄉布農文化館舉辦「114年法治教育防詐騙交流協會」。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臺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偵查隊長鄭志舷蒞臨,以「六大詐騙手法及如何防制詐騙」為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專題宣講,吸引當地村民及協會會員踴躍參與。
鄭隊長在宣講中指出,當前常見的六大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假檢警」、「假網購」、「假愛情交友」、「解除分期付款」以及「親友急難」等。他強調,詐騙集團善於利用人性弱點,以話術和假訊息操縱被害人情緒,導致財產損失甚至家庭關係受影響。為避免受害,民眾應建立正確觀念:遇到投資標榜「高獲利、低風險」必為陷阱;接到自稱檢警或法院的電話應立即掛斷並主動查證;網路購物須選擇有保障的平台;交友過程中避免輕信對方要求金錢援助;若有銀行來電聲稱「分期付款」應冷靜查核;此外,接獲親友急難求助訊息時,務必透過其他管道確認。現場參與民眾也紛紛提出相關疑問,例如如何辨識假投資網站、若不慎將個資洩漏該如何補救等。鄭隊長耐心回應,並提供「165反詐騙專線」及「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錶板」(https://165dashboard.tw/)等重要資源,提醒大家隨時保持警覺,不輕易點擊不明連結或下載可疑應用程式。
本次活動除專題演講外,主辦單位亦準備了防詐宣導摺頁、實際案例分享及有獎徵答,藉由互動方式加深民眾印象。透過活潑生動的宣導,讓與會者更能理解詐騙的運作模式,進而提升防範能力。臺東縣觀護暨社會福利協會表示,近年詐騙案件手法不斷翻新,唯有持續加強社區宣導,才能有效降低被害風險。協會未來將持續與警方、各級學校及地方團體合作,將防詐騙觀念扎根至家庭與校園,並結合社會福利資源,建立更完善的社區安全網絡。
關山警察分局呼籲民眾,若發現可疑情事,應立即撥打110或165專線查證,以避免落入詐騙陷阱。期盼透過民間團體與警政單位的合作,共同營造「識詐、防詐、拒詐」的安全生活環境,守護民眾財產與生活安全。
臺東縣觀護暨社會福利協會攜手關山警察分局 推動法治教育防詐騙宣導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9-23報新聞2025鷄籠中元祭圓滿落幕 關龕門與交接手爐承傳文化記憶
- 2025-09-22報新聞風雨中的逆行者 114年「鳳凰獎」澎湖消防楷模王思源、義消楷模柯泰平
- 2025-09-22報新聞國家防災日!基隆尚仁國小結合雙語教育進行地震演練
- 2025-09-22報新聞鬼月驚魂!西屯婦人深夜失蹤 警方循線追查土地公廟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