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警公布8月份打詐儀錶板 統計財損金額為8331萬元

基警公布8月份打詐儀錶板 統計財損金額為8331萬元
打詐記者會及被害人現身說法情形。圖/翻攝

【記者 何明弘/基隆報導】

基隆市警察局本(24)日舉辦「打詐儀錶板」記者會,公布本市114年8月份詐欺案件概況,根據打詐儀錶板統計顯示,受理數共219件,財損金額為8,331萬元。「打詐儀錶板」即時呈現各類詐騙數據,包括案件數、財損情形、常見手法及防範措施,並搭配實際案例解析,期盼提升市民識詐能力,降低受害風險,將防詐意識深植人心。

記者會由局長林信雄親自主持,局長說明本市8月詐欺案件數較上月減少8%,財損金額減少35%,顯示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本月高發案類以「網路購物」居首(占18.72%)、其次則為「假投資詐騙」(占14.16%)及「假交友投資詐騙」(占9.13%)。就財損金額分析,假投資詐騙仍居首位,占整體損失約35%。若以行政區來分析,七堵區為案件發生數最高之地區(每萬人10件),中正區則為財損最嚴重地區(每萬人541萬元)。

打詐記者會及被害人現身說法情形。圖/翻攝

為強化市民警覺,記者會現場也分享近期發生的實際攔阻成功案例。A先生因碩士班同學介紹,加入一個黃金投資項目,並透過LINE與客服人員保持聯繫。對方聲稱帳面上已有獲利,但若要順利出金,須先繳納新臺幣66萬元,還強調可作為捐贈慈善機構用途。A先生信以為真,於今年5月中旬前往銀行準備匯款。行員察覺異常立即通報警方,警方到場要求A先生撥打客服電話查證,對方語焉不詳、反覆推託,A先生這才驚覺受騙,當場打消匯款念頭,成功保住66萬元積蓄。警方提醒,詐團常用「保證獲利、穩賺不賠」話術吸引民眾,呼籲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投資管道,如有疑慮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警方近期發現,詐騙集團常以「實體遊戲點數卡」作為收取款項的手段,藉由點數卡能迅速變現且不易追查的特性,增加警方追緝難度。這類手法特別常見於假交友與色情應召詐財案件中,詐團往往以「見面需繳納保證金驗證身份」或「升級會員需先儲值」等話術,要求被害人至超商購買遊戲點數卡,並將卡號與密碼提供給對方,一旦序號被輸入兌換,金錢即瞬間消失,難以追回。遊戲點數並非萬能支付工具,若對方要求以購買遊戲點數卡為條件,絕對是詐騙,務必提高警覺,切勿輕信歹徒話術。

此外,即將上路的「普發現金一萬元」政策成為詐騙熱門題材,歹徒常偽冒政府機關名義發送簡訊或郵件,以「領取補助」為由要求輸入個人資料、信用卡號碼或一次性驗證碼(OTP)。一旦提供帳號、密碼或驗證碼,個人資料與信用卡隨即遭盜用。

警方呼籲,政府不會透過簡訊或郵件要求匯款、輸入驗證碼或提供網路銀行帳密;看見可疑訊息不點擊連結或輸入個資,請立即使用官方網站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切勿聽信歹徒指示轉帳或購買遊戲點數卡,以免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失。

 

 

基警公布8月份打詐儀錶板 統計財損金額為8331萬元

​ 

作者資訊

何 明弘
何 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