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房貸不是買福袋:銀行撈過界,制度失守下誰在買單?
金管會出手金檢,揭開房貸搭售亂象
近日,金管會召開會議,邀集八大公股行庫總經理討論房貸核貸問題,並明確表示:「禁止以辦理房貸為名,強迫搭售其他金融商品。」
主委彭金隆也宣布將對銀行啟動金檢,查核是否有不當搭售情形。
房貸不是不能借,是你得先「配」。
就像愛馬仕包經典包不是不能買,是你得先買一堆你不需要的東西。
不是貸不到,是你不肯「配」;不是不合法,是制度默許這麼做。
從貸款到配貨,消費者只能乖乖買單?
實務上,許多消費者在辦理房貸時,被「建議」搭配高額壽險、投資型基金。
這些搭售行為多數非強制,但處於灰色地帶——拒絕後可能影響利率、成數,甚至准駁與否。
說穿了,就是「乖乖聽話,就給糖吃。」銀行不是保經,卻是保險銷售大戶
雖然在法律上銀行並非保險經紀人,但透過子公司或行員招攬,銀行早已成為保險與基金重要的銷售通路。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壽險業前七月業績出爐,以三大通路來看:
壽險公司占43.27%,居首位
銀行通路占39.04%,位居第二
傳統保經代通路占17.69%
其中,銀行通路7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連續兩個月成長,單月達351億元。
銀行擁有資訊優勢與信任基礎,容易將存款轉為保單,甚至透過房貸申請過程實施「搭售型行銷」。
但當這一切不是為了保護客戶、而是為了達成KPI時,問題就出現了。
金檢開啟,是第一步。真正該處理的,是以下三個層次:
1.話術與話語權失衡:消費者是否真的知道「可以不買」?
2.商品銷售動機錯位:為績效而賣,不為需求而設
3.制度落差與監理盲點:不是法規太鬆,而是執行太弱
房貸不是買福袋,更不是配貨。
它應該是協助民眾安居的金融產品,而不是銀行堆疊業績的搭售工具。
作者|呂崑富
「房屋貸款知識家」平台創辦人/資深貸款顧問
深耕房產與金融領域多年,擅長房貸優化、資產規劃與解決各類貸款難題
延伸閱讀:
- 1. 台南社宅首批入住簽約啟動 房仲:萬戶供給將衝擊租售市場 M傳媒
- 2. 獨家/「兒子當上電燈長!?」 國小班級20多個「長」讓家長傻眼
- 3. 「不只是孩子的樂園,銀髮族也能在這裡找到健康節奏」
- 4. 忙碌生活中的一點溫柔補給:安永鱸魚精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9-05記者爆料網桃園無照8旬翁晨起騎車外出訪友 未禮讓直行直接左轉遭撞死
- 2025-09-05記者爆料網台東市凌晨連環暴力事件 酒吧砸店、漢陽北路槍砲傷人
- 2025-09-05記者爆料網農曆七月!高雄南華路"燒金紙"燒到濃煙四起 網友驚呼像火災
- 2025-09-05記者爆料網土地交易糾紛解套 彰化稅務局:塗銷移轉登記可退土增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