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張哲維/台中報導】

衛福部將偏鄉醫療計畫第二期暫緩之際,近日網路流出一份「偏鄉牙科服務提升計畫」文件,列出包含提高義診補助、提供高額鐘點費,以及按偏鄉等級差異化給薪的構想;其中中期方案載明「1級偏鄉年薪300萬元、2級350萬元、3級450萬元」,長期更採「全面駐點模式」,每地配置2名牙醫與2名牙助,並標示「牙醫年薪600萬元、牙助100萬元」,相關經費由偏鄉專案年度8億元預算支應。相較衛福部先前提出、牙醫每月含獎金約10萬元的待遇,數字落差引發外界議論。

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對此,本土小牙醫聯盟領銜人黃映綺受訪澄清,該份文件「不是聯盟提出」,研判出自「個別牙醫的個人建議」。她表示,聯盟目前仍在整合正式方案,方向包括「公費醫培育」與「健保制度調整」等結構性議題,非單以薪資做為誘因。

學界亦提出觀點。國際牙醫校友會理事長林宗億指出,官方版本雖不若都會診所待遇,但仍有額外津貼與資源補助,政策重點應放在「提升服務誘因與完善支持系統」,例如人員培育、後送轉診、儀器設備與住宿交通等,而非僅以「高薪標籤」主導;若僅因薪資未達期待而全面否定偏鄉醫療,與醫療公共服務精神不符。

回顧爭議脈絡,衛福部推出的第二期優化方案,早前遭部分團體以參與對象與執行細節為由提出異議,導致計畫暫緩。對於網傳版本與後續走向,衛福部僅低調回應,相關政策「仍在持續檢討中」。

外界關切的重點包括:

  • 偏鄉醫療是否以「整體配套」優先於「高薪搶人」。

  • 公費醫與PGY在偏鄉服務的制度化安排與安全網。

  • 地方衛生所、區域醫院與牙科診所的分工與轉介機制。

後續若官方針對待遇、分級補助與駐點配置提出定案,勢將牽動偏鄉口腔照護能量與醫療人力流向。賴傳媒將持續關注。

偏鄉牙醫計畫風波|「年薪600萬」版本非本土小牙醫提案 黃映綺澄清:與聯盟無關,衛福部二期仍暫緩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 

作者資訊

賴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