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戶老屋改建藏陷阱 價值認定與房地互易黑箱揭秘!

500萬戶老屋改建藏陷阱 價值認定與房地互易黑箱揭秘!

500萬戶老屋改建藏陷阱-價值認定與房地互易黑箱揭秘!

500萬戶老屋改建藏陷阱 價值認定與房地互易黑箱揭秘!

高齡化社會危機不只是人口,還有全台超過500萬戶的30年以上老屋!在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政策下,台北市成為都更與危老案量全國最多的城市,但光鮮亮麗的重建案背後,卻隱藏著建商與地主間不對等的協議合建黑箱作業。這些不透明的合約內容,正讓許多期盼老家重生的民眾,陷入難以預料的風險之中。

 

都更合建多年來採取協議合建方式進行,避開了都市更新審議會的監督,完全依建商與地主雙方協議內容執行。這種缺乏標準化的作業模式,導致每戶地主與建商簽署的都是個別私契約,條件各不相同,過程極不透明。中泰不動產估價師鄭惟元直指,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坪數分配「未明確載入合建契約內」,以及房地互易稅、信託機制等關鍵細節未被重視。

 

這些技術性問題背後,是專業知識的嚴重不對等。都更合建涉及重建後的建築物分配、選屋、找補原則等重大事項,需要跨領域專業知識,但地主多未具備相關專業與法規認知,往往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簽署合約,等發現權益受損時為時已晚。台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長吳厚毅坦言,學會正積極建立更透明公開的合建契約,就是希望解決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

 

其中最關鍵的爭議點在於價值認定。

不同樓層的價差如何計算?地主可選配樓層的對應價值如何評估?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坪數分配。鄭惟元強調,未來在合建契約中必須更清楚載明選屋規則,包括量與價值,除了分配的坪數,選屋規則及找補計算都要約定清楚,避免價值轉換的爭議。

 

「房地互易」更是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成本。

協議合建實質上是地主以土地來換房屋,等於是建商賣屋給地主,因此地主須繳納5%營業稅。這筆費用往往沒有在初期溝通時清楚說明,導致地主事後才發現還要額外負擔稅負。不願負擔房地互易稅的地主,坪數可能就需要少分一些,這種 trade-off 關係更需要明確寫進合建契約內。

 

信託機制的時間點也是保障權益的關鍵。

吳厚毅建議,在簽合建契約時就應該同步辦理開發價金信託、附帶續建機制,這樣不僅開發成案率高,對建商與地主雙方都更有保障。中泰不動產估價師余承桓律師認為,在保障地主權益與實施者合理利潤的架構下精進都更合建契約,能讓過程更透明公開,降低爭議,加速審查流程。

 

M觀點

都更合建需要從「黑箱作業」走向「透明化契約」。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制定標準化的合建契約範本,強制記載關鍵條款如坪數分配計算方式、選屋規則、找補原則、稅負分擔與信託機制等。同時應該建立都更合建專業顧問制度,提供地主專業諮詢服務,平衡建商與地主間的資訊不對等。

 

對於民眾而言,簽署合建契約前應該尋求專業估價師或律師的協助,徹底了解合約內容與自身權益。特別是房地互易稅與信託機制等專業事項,更需要謹慎評估。只有當契約透明化、專業服務普及化,台灣的都更重建才能真正達到民眾期待的美好家園願景,而不是充滿陷阱的風險投資。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 

作者資訊

賣厝阿明的M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