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推動「全民原教」走訪排灣族老七佳部落 體驗原鄉文化與歷史。〈圖/記者翻攝〉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為深化原住民族教育內涵、落實「全民原教」政策,3日由校長陳啓仁、學務長王明月帶領教職員前往屏東縣春日鄉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部落,透過實地導覽、飲食體驗與文化互動,加深對原鄉歷史與文化的認識與尊重。
校長陳啓仁表示,早在20多年前,他曾帶領學生進入老七佳部落,參與石板屋修繕與文史紀錄工作。「當年部落青壯年多外出,僅長者留守,我們便舉辦暑期工作營,邀請返鄉青年在長老指導下修復家屋。那段經歷讓我們拋下主觀視角,以素人姿態進入部落,學習傾聽與觀察,從陪伴中參與社區營造。」他也肯定學生事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長期努力,讓原教實踐不僅停留於課堂,更走入文化現場、落實深度參與。
此次「老七佳石板屋部落巡禮」由學務處策劃主辦。學務長王明月指出,活動期盼透過田野走讀的方式,深化大學行政與教學人員對原住民族歷史脈絡的理解。「文化不是表面形式,而是生命的累積。透過親身體驗,我們希望每位教師回到崗位後,能以更開放、同理的態度面對多元學生與族群議題。」她強調,全民原教的實踐目標,即是培養整體校園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與尊重力。
行程首站參訪「力力溪伏流水圳」,該圳道開發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為春日鄉排灣族部落重要的傳統水利設施之一。圳道運用地勢與伏流水原理,透過涵管引導河床下滲之地下水,長年供應老七佳、士文、歸崇等部落灌溉與生活用水。即便歷經八八風災等天然災害衝擊,該系統仍在族人與地方協力維護下持續運作,展現原住民族順應自然、永續利用資源的生活智慧。
沿途停留於老七佳吊橋時,導覽人員帶領高大教職員俯瞰歷經八八風災後的地景變化。該地區原為深切峽谷,風災後因土石沖刷與崩塌導致河床嚴重淤積,局部地區高出原河床約5公尺,山徑與橋梁結構亦有不同程度損毀。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部落地貌,也成為推動防災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素材,提醒族人與訪客:自然環境與文化記憶密不可分。
正式進入聚落前,由部落靈媒主持迎賓祈福祭儀,依排灣族傳統向祖靈通報訪客到來,祈求旅程平安順利,並表達對土地與祖靈的敬意。教職員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靜心參與,深刻感受族群信仰與自然共存的精神核心。
老七佳石板屋聚落現存超過30棟完整石板建築,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排灣族文化聚落之一,亦曾被文化部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導覽過程由屏東大學副教授郭東雄與「社團法人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石板屋聚落文化協會」協力進行,介紹傳統建築工法、貴族階層制度與家族紋飾等文化內涵,讓來賓深刻體會排灣族世代傳承的生活智慧。
中午時分,教職員於部落內共享原住民風味餐,包括馬告香料炒山豬肉、刺蔥葉包飯、金瓜米糕、山芋頭、酥煎溪魚、小米粽(阿拜)等多道料理,皆由在地族人以當令食材手工製作,展現土地滋味與族群心意。隨後安排琉璃串珠手環編織與石板屋環境觀察等活動,由部落族人親自指導,來賓在互動中進一步理解排灣族手工藝所蘊含的文化象徵與價值。
高雄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全民原教」,串聯行政、教學與社區資源,深化師生對臺灣多元文化的理解與行動力,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高雄大學,全民原教,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文化體驗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7-08焦點時報社陳其邁主持市政會議 關心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馳援工作
- 2025-07-08焦點時報社提供更友善洽公及宜居環境 芎林鄉聯辦大樓入新厝Ubike同步啟用
- 2025-07-08焦點時報社力拚台南復電今晚復電九成 台電感謝體諒並耐心等候
- 2025-07-08焦點時報社讓世界看見台灣農業 竹北農會直銷站轉型升級打造農業品牌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