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灣農村蛻變計畫獲內政部核定 地政局打造宜居新社區

台南大灣農村蛻變計畫獲內政部核定   地政局打造宜居新社區

【今傳媒/記者張淑慧 報導】臺南市農村社區長期面臨地籍混亂、土地產權複雜、通路狹窄及公共設施不足等問題,導致社區發展停滯及人口外流現象嚴重。為改善此情況,市長黃偉哲指示地政局積極推動農村社區土地重劃,以由下而上的方式結合社區發展願景與居民需求,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整理地籍並清理土地權利,同時開闢必要的公共設施,全面改善農村社區生活環境。

地政局目前積極推動學甲區大灣社區土地重劃,已於114年6月16日將「學甲區大灣農村社區土地重劃」計畫書圖提報至內政部審核,並於114年7月3日獲內政部核定。市府自114年7月16日至114年8月15日公告重劃計畫書圖,讓重劃區內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充分了解重劃內容。

地政局陳淑美局長表示,學甲區大灣農村社區土地重劃面積約7.35公頃,其中公共設施規劃約1.93公頃,可建築用地約5.42公頃。公共設施包括綠帶、社區多功能中心用地、污水處理設施用地、道路及生態滯洪池兼公園等。其中公園兼滯洪池不僅可作為減洪設施,池體周圍特別規劃環池步道,打造親水水岸空間,除降低淹水風險外,亦增加居民的生態遊憩空間。此外,預留社區活動中心用地以提供未來發展空間,並將在地特色意象融入公共設施設計,結合防災、景觀休憩及生態理念,期望打造宜居、生態共融的農村新風貌。

透過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完善基礎公共設施,提升生活環境水準與品質,同時保存農村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創造兼具文化特色、生態保育及寧適關懷的農村生活。此舉旨在翻轉舊聚落,重塑農村新風貌,打造幸福宜居的生活環境。(圖/ 記者翻攝)

​ 

作者資訊

今傳媒
今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