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闓|策展人的武功密技!掌握「社群及科技」等 10 大成功關鍵

|本文由作者王福闓授權《行銷人》編輯、刊登。


文/王福闓

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當然不少人選擇透過參展來增加曝光機會,也能透過整合與資源連結讓效益極大化。不知不覺,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展」、「show 」,有時是企業或品牌精心設計的操作,但更多的是消費者自己對於資訊過量的恐慌,和「使用與滿足」的對應。

品牌管理者、整合行銷主管及策展產業相關公司,都在學習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善用會展行銷,我過去長期從實體展會到虛擬社群,協助並培訓展會人才,對於新一代的「策展人」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以下將與大家分享成為「策展人」的 10 個關鍵,有興趣的歡迎討論交流。

策展關鍵一: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策展人」

策展人指在展覽活動中擔任主責管理、溝通協調、行銷策略的專業人員。但卻不限主題,或是平台。有人喜歡每天分享好文章、美圖,有人負責擔任企業主題分享,甚至有人喜歡曬收藏、生活。

策展關鍵二:策展要有想法,更要有創新性

實體策展因為成本高,相對來說要有明確的主題和獲利模式,但若是最作為 IMC 的延伸應用,則重視品牌溝通與體驗。而數位策展可以是自發性、實驗性,更可以運用多元的新媒體來展示、傳遞訊息。

策展關鍵三:言之有物很好、獲取記憶點才是王道

有人透過撰寫知性或專業文章增加專業形象;有些 youtuber 喜歡用「狂吃」、「惡搞」、「表演」來維持內容的豐富度,實體展覽更重視展品與展覽視覺的能見度。不論是使用哪種載體,合適的內容和讓閱聽眾著迷才是重點。

策展關鍵四:定期定時的更新,愛惜羽毛與內容

實體的展覽,展品的保管和陳列是很專業的事。如同品牌的策展人要不斷的管理和更新各個展示平台的內容,有時是影片的品質、有時是留言的回應。而「獨立策展人」的展品就是自己及其創作,要讓人看到一致的呈現和形象,也很重要!

策展關鍵五:得到社群的認同,也不要害怕失去

通常策展人會擁有一定規模的訂閱戶、追隨者或好友,也有些只是淺層的追隨者或閱聽眾。當為品牌策展時,保護品牌形象與資產是工作。但若是「獨立策展人」,可能有鮮明的理念與價值觀,若是一昧的想討好閱聽眾,只會失去個人特色和風格。

數位轉型
(策展人指在展覽活動中擔任主責管理、溝通協調、行銷策略的專業人員。/圖:pixabay)

策展關鍵六:善用科技,讓展覽打破限制

有些非商業目的的策展人,可能擁有龐大的收藏品,作為興趣分享。運用科技分享展品,就不會被實體的保存和呈現方式所限制住。一旦數位化,即使閱聽眾只是在網路上欣賞討論分享展品的照片及影片,都能持續產生連結與互動。

策展關鍵七:主題明確,累積閱聽眾的期待習慣

有時,在投入大於報酬的情況下,策展人偶爾調整更新頻次和內容是合理的。但最好能有固定的模式或主題,才能塑造出策展人的獨特形象。例如是「知識專家」、「大胃王」、「玩具達人」⋯有時也可以呼應節慶與當時議題,塑造不同的交流氣氛。

策展關鍵八:不一定能樣樣精通,但要面面俱到

實體的展覽有很的細節要處理,甚至牽涉費用與參展廠商、主承辦單位的利益。數位策展人則必須運用新媒體和新科技,才能使展覽脫穎而出。策展人必須要能主導展覽、控管成效與內容、行銷與溝通。有時團隊的支援能更有效率達成目的,但策展人才是靈魂人物!

策展關鍵九:分享沒關係,內容要尊重來源

沒有足夠的自製內容沒關係,品牌也不可能天天拍廣告,再厲害的小編們也是會靈感枯竭。尊重資料來源,用註明出處或連來源一起分享是好作法。不要「借圖」還把別人的LOGO給裁掉,或是故意只剪部分影片卻假裝自制。同樣的,自己的作品也要註明,免得被人「致敬」還不知道。

策展關鍵十:再多理想不如親手實踐

實體策展通常是場硬戰,決勝也常在細節與落實度。而數位策展則是馬拉松,要長期經營、測試、建構、調整,自有內容創造和相關資源連結。要是做到虛實整合時,那更要隨時注意發展和表面危機。有時興趣群體會突然熱情,卻有有時若即若離。

我很喜歡實體策展的過程,因為能具體看到展場、展品、表演,甚至因為有明確起始點,有時要結束了還會小小惋惜。而數位策展則是經營一個理念、想法,可以是企業、品牌,也可以是自己。想成為策展人,可以是大展身手的機會,也可以是「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鄭緯筌|內容行銷的關鍵第一步:設定目標受眾,提供解決痛點的方法或利益
行銷策略好難訂?透過「定位」等 3 大分析工具,做出最佳化決策!
品牌工程的推手!讓鋼鐵業多了文創味,把食品工廠變觀光樂園 – 專訪學院派行銷人王福闓

作者資訊

王 福闓
王 福闓
《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品牌再造學院》院長、《凱義品牌整合行銷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暨總顧問。曾任東和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一格台灣股份有限公司、馬玉山食品公司、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花蓮酒廠之專案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