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Zoey
Ok,所以你想要當 Blogger 或是成立個人品牌,但是你不太知道該分享什麼,甚至連 Niche 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總是像無頭蒼蠅那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嗎?
Well ~ 如果你嘗試了一陣子,發現成績沒什麼起色,老實說我不太意外,因為我也是過來人。而我發現,找到你的 Niche,就是那個你的獨特醬汁,是打好基礎的最重要關鍵,聽不懂我在講什麼?往下滑吧。

本篇目錄
什麼是 Niche ?
Niche 是一個法文字,發音為「逆噓」,在歐美十分流行用這個單字形容你的特色,也會告訴你要開始個人品牌前,最好要先「Find your niche.」
這個字翻譯為「利基」,有利又有基,代表它不僅是你個人品牌架構的基底,更得是一個可盈利、可以賺到錢的內容主題。

好的 Niche 該具備什麼樣的要素,以下四點要注意:
# 1 最好是一個你熱愛的主題
雖然要符合賺得了錢的條件,但我個人還是會建議你至少不討厭這個主題,如果你不喜歡投資理財,儘管它是一個可被營利的主題,但是你做的不開心也失去了意義。
因此,選擇一個你熱愛的主題,絕對是找到 Niche 的重要關鍵之一。
# 2 最好是市場上已有聲量的主題
對同樣主題感興趣的人越多,就是越有聲量(越大眾)的主題,而 Niche 也是越有聲量、營利的可能性越高。
舉例來說,內容行銷 v.s 書法畫,明顯的是前者的聲量比較高。各行各業都需要內容行銷,相較之下,書法畫的需求就沒那麼高。
所以選擇一個聲量越高的主題,能夠確保有一定的市場。至於就線上產業而言,哪一種類別的聲量高、哪一種又相較之下比較小眾呢?請參考這個連結有詳細的排名。

#3 縮小Niche範圍,越精準越好
Narrow down your niche is always a good thing.
我知道你有可能對很多事物都有不相上下的興趣,但如果你想要精準地抓到對的受眾,就必須要把主題從廣泛變成深度,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
柔伊對旅行、美妝、美食、購物、電影、音樂都很感興趣,所以只要做了相關的事,他全都會放在自己的個人部落格上和粉絲分享。
而瑞莎雖然對這些事情都感興趣,但他選擇了只以旅行為主軸,其他興趣都不會出現在這個部落格上,不只這樣,他也將旅行內容更針對在「熱帶海島、潛水活動」這個範圍,瑞莎會吸引到的人,也都是對水上與戶外活動感興趣的粉絲。
相反的,柔伊雖然什麼都分享、什麼都寫,但是他的觀眾可能來自四面八方、興趣也不同,對旅行感興趣的觀眾,也不一定對美妝感興趣。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朋友問其他人說:「最近想要去海島旅行,有沒有什麼部落客的內容可以推薦一下?」
「海島、旅遊」,當這樣的關鍵字出來之後,如果你把主題精準的設定在這上面,內容又好的話,很容易讓粉絲直接聯想到你「特別的地方」。
反之,一個想要找美食、旅遊的觀眾,在看到了柔伊的部落格之後,也發現裡面還有美妝、購物、電影這種不相關的內容,這不僅會讓人很疑惑,也不容易讓人抓到你的特色。
我知道我知道,你對很多事都感興趣,縮小範圍很困難 …
但是!除非你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色(例如:極簡主義、超高顏值 …?)不然,縮小範圍對你來說,絕對是讓你起步更容易的做法之一,除此之外,也可以吸引到對的觀眾(這非常重要)。
你會覺得瑞莎的內容太窄小嗎?其實不會,關於海島潛水的議題寫都寫不完,如果未來瑞莎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從這個議題再作延伸,例如說海洋或環境保育。
所以 . . . Narrow it down !

#4 最好能挖掘出該主題在市場上已存在的問題
假設,瑞莎決定真的以海島潛水旅遊為 Niche,他開始分享在這範圍內的相關議題,也開始建立起基本的 Fans base,在這樣的架構下,瑞莎的基底就是扎實的,但是利益呢?
別忘了 Niche 的條件之一就是這要是一個 Profitable(有利可圖)的事業,所以當瑞莎想要從純興趣部落格,轉成開始營利的個人品牌,他就必須要挖掘該主題已存在市場上的問題,或者可以說粉絲的痛點。
舉例來說,瑞莎可以透過詢問粉絲做 Q&A、或是觀察粉絲們想看的主題,然後進一步分析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協助。
我在這裡拿出一些範例問題做說明,假設瑞莎的觀眾是一群愛旅遊潛水但也愛美的女孩,那他們可能就會對以下這些議題感興趣:
Q:要旅行、輕便、可上山下海,但是又想要穿得時尚漂亮,這樣到底要怎麼著裝?
Q:如何在海下潛水時,又照出漂亮的照片?
Q:如何從事多種激烈的戶外活動,同時又兼顧肌膚的保養?
Q:對海洋與環境友善的化妝、保養、防曬品有哪些?
Q:要旅行、輕便、可上山下海,但是又想要穿得時尚漂亮,這樣到底要怎麼著裝?
Q:如何在海下潛水時,又照出漂亮的照片?
Q:如何從事多種激烈的戶外活動,同時又兼顧肌膚的保養?
Q:對海洋與環境友善的化妝、保養、防曬品有哪些?
以上我是先隨意做些例子,無論如何,You got the idea,找到觀眾、與觀眾對話、解決觀眾現在的煩惱,這才可能建立起有辦法長久之計的盈利,你必須要聆聽讀者的需求,然後解決他們的問題。
如果你的內容,沒有任何實用效益,要說服觀眾掏出腰包的機率會相對的難。
並不是說完全賺不了錢,只是這樣 Inspiration 的發展方向有限,瑞莎可能只能出旅遊遊記、出攝影書,這些屬於「收藏類型」,除非是超級鐵粉,或是你超級有名、照片超級美,不然市場需求並不高。
反之,如果瑞莎有在觀察粉絲的問題,針對以上四點,他可以做什麼樣的發展呢?
他可以出戶外旅行、輕便且時尚的穿搭書,未來和團隊研發出對海洋友善的保養產品,教授長時間從事戶外運動的肌膚保養課程、或研究相關飲食法,這些都會是人們很願意付費的項目。

如果我的興趣零零散散怎麼辦?
不管你是沒有什麼特別興趣、或是興趣太多,如果你是想要經營一個個人品牌、當blogger,甚至要盈利,你就必須選出一個 Niche。
當然,選得到是最理想的狀態,選不到呢?就選一種類別吧!什麼意思?
國外媒體分享過前 15 名最有利可圖(有聲量+有需求)的線上產業,分別是:
01. 嗜好 02. 運動 03. 音樂 04. 攝影 05. 時尚美容
06. 房屋 07. 旅遊 08. 家庭 09. 戀愛與關係 10. 教育
11. 職涯 12. 自我成長 13. 商業與行銷 14. 健康與健身 15. 金融與投資
01. 嗜好 02. 運動 03. 音樂 04. 攝影 05. 時尚美容
06. 房屋 07. 旅遊 08. 家庭 09. 戀愛與關係 10. 教育
11. 職涯 12. 自我成長 13. 商業與行銷 14. 健康與健身 15. 金融與投資
以上排名是按照小眾 ( 1 ) 到大眾 ( 15 ),如果你選不出自己的 Niche,你至少選得出一種類別吧?
你對自我成長 Self development 感興趣,這時候你就上網查一下,在這個區塊大家討論的煩惱是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網路霸凌、情緒勒索、袒護加害者、指責被害者、自我懷疑、愛自己 ⋯⋯ 等等。
這些關鍵字的搜集,是需要靠你對社會的敏銳度(看看大家都在討論什麼),還有很認真地上網查資料才會有的結果。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做個人品牌的前置作業其實是很花功夫的,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自己選擇了這個主題,你一定也是本身就有基本的興趣或知識,只要透過仔細觀察和研究,你一定能發現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

如果我的興趣不只在一種類別怎麼辦?
雖然無法縮小範圍,但不盡然是一件壞事,只要你找到他們之間的甜蜜點,也許更能是一種特色。
例如,你想要寫育兒親子,但你又同時對美妝時尚感興趣,那也許你可以針對和你有相同情況的群眾,來做類似議題的撰寫。
例如:
快速的保養程序?
對 babe 友善的香水或香氛?
時尚但又實穿的親子出遊裝?
結合兩種議題也能創造 Niche 的多元性,但建議還是以 1 + 1 類別為主,不要超過兩種主題,不然內容方向會太零散。
有沒有好懂一點的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 Niche 呢?
有的 ~ 我之前寫過的另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興趣、技術與市場聲量去篩選出 idea,以及如何用配分法,幫自己配出最適合你(同時在市場上也有一定聲量)的品牌主題。
請參考這篇文章+下面這支影片:
我在影片裡也提及了我使用的篩選與計分方法,大家可以照著 Excel 表格自己找一張紙做練習,或者是下載我已經幫你設計好的 Google Sheet,讓你可以比較快上手。
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帶給你一些收穫,如果你有找到自己的 Niche,也歡迎你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你選到什麼樣的主題,我非常好奇你的 “Special Sauce” 是什麼:)
本文作者 Zoey 是一位邊旅行邊工作的遠距工作者,也是《佐依・理想生活設計的創辦人》、廣播節目《佐編茶水間》的主持人,目前致力於推廣遠距工作、自我成長,同時教授個人品牌經營的課程,幫助大家找到工作與理想生活的平衡。
.
作者資訊

- 歡迎成為《行銷人》合作夥伴,若有任何文章授權、尋求報導及投稿的需求,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1.02.26數位行銷打破傳統單向行銷模式!4步驟跨足數位行銷領域,提高顧客轉換率
- 2021.02.24行銷趨勢揭開不能踩的地雷禁區!一探食品集團口碑聲量調查與好感度表現分析
- 2021.02.24數位行銷什麼是技術性SEO?8個優化網站體驗的關鍵
- 2021.02.22行銷技巧內容行銷是什麼?成效如何檢視?5個步驟打造低成本、高銷量的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