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公司面臨最大問題在於資金不足?

而台灣因為過去中小企業眾多,其實台灣資方比例而言比日本、南韓、新加坡、中國都還要有錢。其實在台灣籌天使資金對象並不少,筆者過去創辦的兩家公司也曾有台灣天使投資人參與,融資超過千萬新台幣。而台灣許多赴國外發展的團隊,背後也有許多本土天使投資人的資金,以規模和管道而言,前提都是需要去拓展人脈,並沒有與美國的模式有太大的差異。尤其是第一次創業家,在台灣和在美國都是一樣辛苦。

如果你認為自己做不出東西是因為台灣環境不好、找不到錢,這也太小看台灣投資人投注的心力,也再自怨自艾了。

反觀,台灣創業家比一般美國創業家幸運很多(但同時也是幸運的詛咒),那就是台灣薪資水準很便宜。

因為台灣薪資水準便宜,台灣創業家拿到政府的創業補助跟美國相比其實比例上優渥很多。在美國,除了中小企業創業補助外,大部分獎金都來自於民間機構。通常美國民間機構(如育成中心、孵育器等)的補助約五百塊美金到一萬美金,若參加比賽,獎金通常都在幾千塊美金到上萬美金,最高通常不會超過十萬美金。這數字換算成台幣看似很多,但是在美國,連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的薪水都從十萬美金起跳,在美國基本上參加比賽和等政府補助,拿到的獎金連填牙縫都不夠。

但是在台灣,政府補助光個人創業就五十萬到一百萬新台幣。而參加比賽的獎金隨便加起來都超過了台灣軟體工程師的年薪。因此,這也造就了台灣創業界的一種歪風:因為補助金額足夠支付員工薪水,因此太多創業團隊的時間精力都放在參加比賽和申請補助。

圖片來源:google

兩地相比,在美國,比賽獎金和補助規模上完全不可能取代民間的投資;但在台灣,比賽和政府補助反而讓創業家失焦,反而不重視市場需求和投資人的期許,很多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過去敝人曾討論過台灣政府應該加碼投資創業,但是這資金必須用在培育特定產業人才與協助新創與傳統產業結合。

而因為台灣薪資水準低,自己出來創業拿政府補助的錢可能比全職工作薪水還高,也造就了劣質的創業風氣。

要鼓勵更多本地投資人和外資投資台灣,必須要靠培育更好的案子給投資人投,而不是繼續發放補助給沒有競爭力的團隊,繼續破壞資本市場的市場機制。

填補新創業空洞

所以,台灣新創產業到底缺少了甚麼,為什麼讓本地投資人和外資打不起精神?

其實道理很簡單,若參考美國幾家大型 VC 創投以及知名加速器的 Portfolio,然後再參考台灣許多創投的台灣 Portfolio 與台灣加速器的培育成果,你會發現問題有兩大面向。

首先,一大問題在於產業別。國際級 VC 與加速器的 Portfolio 中除了 B2C 公司以外,有一大部分(甚至可能過半)是 B2B 解決方案或是純工業科技(沒有獨立產品)的公司。更有許多專精於投資工業技術授權的創投。像是 RG/A Ventures、三星創投、Two Sigma Ventures等在美國都是相當活躍於工業技術的創投。而 RG/A 和 TechStars 合作的 IoT 加速器,則是只收 B2B 和工業技術團隊。

反觀台灣,新創圈的產業失衡很明顯。台灣上得了創投版面的新創公司幾乎是 B2C 獨霸,有強力 B2B 解決方案和工業技術競爭力的新創公司非常少。這告訴我們一來台灣投資人和外資在台灣投資的產業選擇真的不多,而二來由於 B2C 產品通常技術資本都較 B2B 和工業技術低,台灣能夠在純技術上跟國際競爭的新創團隊太少。

以現在炒作得火熱的物聯網為例,過多台灣團隊都是以 B2C 之個人穿戴式裝置為產品,而事實上這些產品不但獨特性不夠、跟國外競爭對手的重疊性太高,本身的技術內涵也不夠差異化。而台灣過去幾年被許多創業圈子炒作起來的「跨境電商」亦是一例:當台灣電商新創計畫朝海外發展,常常發現自己與中國、日本、南韓、東南亞等當地之電商公司無法有效差異化。

第二問題在於原創性。國際級 VC 與加速器培育的公司有許多在美國本身算是原創者之一,在國外也算得上先行者,因此光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就有全球發展的可能性。台灣當然有原創技術與商業模式,但是比例而言少了許多。尤其是在台灣盛行的 B2C 平台與 App,連上市公司有的都是複製國外技術與商業模式,因此在國際上發展的空間有限。尤其台灣許多創業家仍有「台灣生根,中國延伸」的荒謬觀念,直到台灣飽和後才發現非但中國早已有一模一樣的新創公司(而且規模還比較大!)、連南韓、日本、越南都已經飽和,更甭談在更遠的歐美登陸。這類投資案的發展空間過小,對於需要高報酬率的創投而言,自然對於許多台灣 B2C 新創冷感。

小結

綜觀以上因素,其實台灣新創圈的問題來講,資金真的不是最大的問題。

如今倫敦、柏林、北京、特拉伊夫、斯德哥爾摩等創業中心已成熟,國際創投開始往越南、巴西、墨西哥、愛沙尼亞等開發中國家移動,這過程中外資卻跳過了台灣。而台灣本地創投同時也加碼投資美國、中國新創。

面對此跡象,台灣新創圈應該思考台灣在於各產業別的投資力道和商業模式的獨特性。

在某種程度上,整個創業界必須回歸基本功,對於學術和產業專業做長期的投資耕耘,而不是妄想能一夕之間想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好點子」而一炮而紅,這種創業神話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政府方面亦需調整各類 KPI,從追求創業的「量」到追求創業的「質」。目前過多資源被浪費在辦比賽、發補助、送團隊出國遊山玩水,這些資源在台灣低薪、機會成本過低的環境下,反而變相鼓勵年輕新創團隊無目的草率創業。這些資源以及未來亞洲矽谷計畫的資源,應轉用於輔導深耕有雄厚技術資本的學術團隊與具有全球商業潛能的新創公司。

原文來自 ALPHA Camp,感謝授權轉載

主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創業如攀越重重群山,茶籽堂創辦人勇於冒險的夢

林果良品用十萬資本,經營十年打造有靈魂的品牌

作者資訊

ALPHA Camp
ALPHA Camp
ALPHA Camp 的使命是透過線上科技教育,幫助人們持續建立在數位時代成功所需的技能,思維以及社群。自 2014 年以來,我們以台灣和新加坡為教學據點,培訓超過 5000 名學員。校友遍及台灣、新加坡、中國,並加入如 Facebook, Line, Grab 等知名科技新創與全球五百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