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品牌活過來吧! 別再瘋狂用行銷手法掩蓋品牌價值

文/V.C.

想做到有感行銷?那就別為了銷售而銷售。如果不瞭解品牌背後所要呈現的意義,只會使品牌意義越來越模糊,筆者提到的品牌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喜愛,怎麼讓你的品牌做到有感行銷呢?看看以下分析吧!

當你看到那個商品,你看到上面的 LOGO ,你覺得這個公司或廠家推出東西,就是深得你心,所以你喜愛這個商品,喜愛他們所標榜、傳達、堅持的每件事,這就是品牌。
至於所謂的”品牌化”,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讓你被說服、接受、運用各種溝通管道的過程
在過去,品牌化的過程不被重視。往往都被認為是廣告公司的事、媒體購買的事。所以很多公司花了很多錢、打了許多廣告、也許有些是有趣的廣告,但是這個品牌只是讓你有印象,卻也說不出哪裡特別好。

有一段時間,品牌溝通變成非常強調體驗,所謂的”五感行銷”。重視每一個接觸的細節,然後透露出消費者不知道的故事,讓人折服。但是五感行銷的前提是直接、小眾的溝通。如果總是將焦點落在細節上,在有限的人力與預算下,難以溝通或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

幾年前,口碑行銷盛行。網路上的各種發文、廣灑文、深度文、開箱文、部落客分享文、踢爆、爆料、想得到的都出現了。問題是,這些文的存在前提是必須有一群人很愛看這些文。然後透過圖文影片的轉貼,搭配網路、手機、社群散布,才有意義。只是消費者是喜新厭舊的,看多了還是不痛不癢,做得越多假的也越被看見。所以口碑行銷變成一種隨時豬羊變色的負擔。

也有些企業或廣告公司強調個性。不斷拍出美美的、酷酷的畫面,搭配代言人或素人,進行溝通。或是不斷做 sp 活動,不斷折價,放棄了品牌的意義,只求能被消費者購買的瞬間。
特別是當景氣越差,老闆或母公司要求的業績越高,品牌的意義就越來越被模糊化,直接的銷售,便宜、大碗、好料好像有效。或是功效、代言人、美美酷酷似乎較能迷惑人。
但是,這些還是在表象上,忘了品牌的真義。
品牌是一種感覺、一種喜愛。如果能讓人喜愛,愛得越深,就會行動。就會忘了價錢,而追求價值。也會忘了批評,而只追求心中的口碑。

近來的品牌行銷,有四個關鍵,可以注意。

1. 回歸商品:

商品的特色、價格、包裝、使用、維護、取得、成為一種整體的平衡感。也就是至少要 80 分。這樣當消費者遇到問題,就算減了 20 分,還是在及格的邊緣,也還可以透過品牌的推動宣傳,再加入 20  分,持續維持在 80 分的表現。

2. 回歸務實:

標高價然後折扣,買東西送贈品、花更多錢包裝但是內容物卻不怎樣、自以為商品好但是沒有人青睞…,都是不務實的表現。務實的商品+務實的價格+務實的告訴消費者為什麼是這個價格、好在哪裡 + 有效意義的傳播(不同時段、不同工具、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內容調整觸擊) = 消費者可接受。但是別為了太務實、清庫存,結果把品牌的意義  LOW  化。

3. 回歸引導:

還在用手機、電視、廣告、口碑去影響消費者? 太慢也太沒有成效了。試著想想消費者真正會常接觸、閱覽或閱聽的方式、媒體習慣是甚麼? 如何去影響、置入、甚至借力使力?才是真正拋出訊息,有效引導的第一步。

4. 回歸重視:

我們也是消費者,我們希望的是甚麼?除了商品買完拿回家,如果省下了錢,還可以做些甚麼?品牌行銷應該重視的除了自家品牌的商品被售出,是否也可以重視一下消費者如何有感?例如通路購買活動,省下了贈品或 sp 的費用,在定價上就親民,在購買後還可以得到一些周邊的資訊(可以在哪裡停車、周邊還有甚麼有趣的事情…分享給消費者)。消費者會覺得”你很不錯、都有幫我想好了。” 這樣不是更喜歡你的品牌了嗎?

如果只是銷售,就忘了品牌吧,一切賣完就沒有了。如果希望有一天就算商品都賣完了,大家還會留在原地、留在心裡念念不忘那一切,那麼就該把品牌的愛與傳播力做好,不是嗎?

主圖來源:Photo by Ravi Roshan on Unsplash

*本文經作者同意刊登,感謝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V.C.-超過 16 年品牌行銷廣宣資歷。前10年服務多家4A廣告代理商、後 6 年則轉戰兩岸品牌企業,負責品牌行銷、執行總監。對於企業如何從無到有建構品牌王國,有許多的自己的獨到見解!

延伸閱讀:

行銷道:關於口碑與口碑行銷的那些事
【行銷文案】寫文案也有SOP,抓住人心的 7 種文字技巧
聯合利華等品牌抵制FB廣告,專家:傷得了FB,但不一定動得了祖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