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 網路溫度計 授權《行銷人》編輯、刊登。
截至 9 月底,今年共有 21 部電影繳出破億票房的佳績,其中不乏達 9 億票房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打破紀錄衝上歷年最高票房的第 2 名,僅次於電影《阿凡達》。
不過對於電影圈的人來說,最關注的重點還是「這些電影成功在哪?」。到底一部賣座的電影有什麼共通點?背後的箇中奧秘,其實就與網路輿情聲量有關。

《DailyView路溫度計》透過網路輿情的大數據分析,深入解析電影票房數字背後的意義。從網路聲量趨勢,到洞察粉絲族群喜好,找出票房破億電影的共通點,以及近年電影受眾的偏好與熱門關注題材。
最後,分別從電影宣傳的前、中、後期,分析大數據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有效運用網路聲量的功效。結合網路輿情聲量,破譯電影成功創造上億票房的關鍵因素。
週聲量佔比 vs 週票房佔比
觀察 21 部破億電影的票房與網路聲量趨勢,上映前一個月至上映當週票房佔總聲量的 72 %、前兩週票房佔總票房的 70 %。分別拉出《 X 戰警:黑鳳凰》、《哥吉拉 2:怪獸之王》、《名偵探皮卡丘》三部電影,各自的聲量與票房佔比,也呈現高度相關。
大致上來說,上映前一個月至上映當週的聲量,將決定電影是否賣座。
細看電影《阿拉丁》上映前的網路口碑,有不少聲音認為不夠精彩,神燈精靈過於突兀讓人出戲,加上檔期與《哥吉拉 2》、《黑鳳凰》等大片接近,網友多半持觀望態度。然而電影正式上映後,網友佳評如潮,正面口碑成為維持票房動能的關鍵,直到上映第 4 週仍創下總票房 13% 的好成績。
反例則是電影《哥吉拉 2》,上映前未演先轟動,網路上的討論度相當熱絡,但上映後卻與網友期待有所出入,觀後感評價普普。因此首周票房就佔了整體的 50%,隨後熱度便快速退燒,聲量與票房都出現急速下降的情況。由聲量及票房的走勢圖來看,前一週的聲量會帶動後一周的票房,兩者大致上呈現正相關。
從電影宣傳看網路聲量的助益
可以發現一部電影是否賣座,上映前的網路聲量相當重要,幾乎直接決定了首周票房的好壞,特別是非主流電影,網路聲量成為讓票房脫穎而出的唯一突破口,應該要把握上映當週的討論度,從中心客群由內而外發酵,才能達到網路上全面的擴散。
其次,中期的熱度維持回歸於電影本身,如近年取材於熱門社會議題的電影,往往可以讓網路話題延燒。最後則是觀察粉絲輪廓,深入理解社群粉絲的偏好屬性,未來才可以達成更有效的宣傳。
首圖來源:zi.org.tw
延伸閱讀:
好感度急降!用網路聲量看《罪夢者》3 大缺點,Netflix 華劇首戰失敗?
Netflix 即將取消帳戶共用?帳號綁定裝置或 IP,企圖提高訂閱數
作者資訊

- 歡迎成為《行銷人》合作夥伴,若有任何文章授權、尋求報導及投稿的需求,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19.12.05數位行銷想曝光在搜索引擎前三項?注意 SEO 四大重點,提高網站流量
- 2019.12.04數位行銷SEO入門必讀!搜索引擎優化教學文,帶你學會數位行銷基本功
- 2019.12.04經營管理台灣的獨角獸在哪?給年輕新創公司的5個提醒與建議
- 2019.12.03市場動態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內容嗎?一定要離職才能創業嗎? 你可以「創造」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