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容|人員管理的重要指標,台灣企業為何不敢做員工滿意度調查?

很少企業會做員工滿意度調查(有些調查的內容稍有不同而稱為員工投入度調查或其它名稱,但大同小異),尤其是台灣企業。

生產管理是否有效要看生產數據;財務管理是否有效要看財務報表;行銷管理是否有效要看顧客反應,絕不能只靠主管自己的感覺。這些原則無人反對,但為何面對人員管理時,很少主管會想看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

關乎績效與企業衰亡
企業應更正視員工滿意度

我聽過各種不做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理由:一是花錢花時間,二是調查不公正客觀,三是員工會亂寫或故意打擊企業或特定主管,四是結果和主管階層認知差太多所以一定不對,五是員工滿意未必代表高績效,六是變成人資單位或敵對單位的鬥爭工具。

執行員工滿意度調查的成本通常遠低於顧客滿意度調查。
新的調查採用無線裝置,幾分鐘就可完成。有外包公司可承包調查,客觀性很高,雖然沒有任何調查可完全客觀,但即使僅反映80%,也比主管的感覺準確太多。的確會有員工亂寫或故意打擊企業或特定主管,但若樣本夠多,其效應會減緩。

若認為有大量員工會這樣做,那表示現有管理應作大幅改善,且仍須調查以確認改善效果。
若結果和主管階層認知差太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原本認知有誤。若認為是其它原因就必須找出原因然後重作,否則是自欺欺人。
員工滿意的確不保證高績效,但員工不滿意很可能造成低績效甚至企業衰亡,且越差勁的主管越不希望自己的劣行被檢討。調查結果只是數據和資料,要如何處理這些數據和資料是最高主管的決策,最佳決策當然是正視並改善,然後根據下一次調查結果檢視改善成果,並非特定單位可把持。

企業應啟用員工滿意度調查,並重視、妥善利用調查結果。/圖:Photo by Charles on Unsplash
企業應啟用員工滿意度調查,並重視、妥善利用調查結果。/圖:Photo by Charles on Unsplash

職場主管像長輩
傳統觀念需改變

為何台灣本土企業特別不喜歡作員工滿意度調查?

台灣人從小被要求服從父母老師,父母老師也期望兒女學生服從並相信父母老師ㄧ定是對的,兒女/學生和父母/老師之間很少有平等真誠理性的溝通,雙方的溝通觀念和技能都很差。

這種溝通觀念和技能進入企業後造成主管與部屬間嚴重的溝通障礙。
多數主管認為部屬應服從主管並相信主管是對的,多數部屬則不敢對主管說實話。若部屬有不同意見即代表不服從主管或意見不合理,結果是多數主管無力平等、真誠、理性的處理部屬不同的意見,而多數部屬亦不知如何平等真誠理性的與主管溝通。

因此多數台灣企業認為,員工滿意度調查只是反應員工的不合理意見,甚至是在鼓勵員工對抗主管。
且主管也不知該如何平等、真誠、理性的處理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結果,使得多數台灣企業不喜歡作員工滿意度調查。

首圖來源:Photo by Campaign Creators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美國速食店用創新管理方式讓員工更投入!顧客滿意度直飆98%!
台灣的獨角獸在哪?給年輕新創公司的5個提醒與建議
員工不知道的事:原來公司是這樣死掉的… 員工跟老闆都該認清的四個殘忍事實!

作者資訊

袁大容
袁大容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MBA,赴美前曾於數家台灣小企業任職業務員與行銷企劃,歸國後於台灣數家上市與大型企業任職行銷企劃與策略規劃主管。之後於台灣與中國大陸數家上市與大型企業任職人力資源副總經理與人資長,並曾為任職之企業贏得行政院頒發之人力創新獎。曾於1998年與2010年分別創立網路公司與企管顧問公司,目前為獨立顧問並三度創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