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亞洲矽谷,翟本喬:矽谷不是「蓋出來的」,是人才聚集自然形成的!

新政府上任後,發表了「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二:亞洲矽谷」的政策,議題近日持續高漲,更在數位新創業界掀起一片正反激辯的討論聲浪,也反映出國內對此議題的重視。

為了改善國會與民間封閉的對話空間,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也是TED×Taipei創辦人許毓仁,將當初做TED的精神帶進立法院,開創了「國會沙龍」,每月設定一個主題開放討論,讓民眾能更深入了解國家議題。而本月的主題正是「青年創業」,邀請了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民進黨立委余宛如、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App 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教育部次長陳良基等人,希望透過跨黨派、政策執行者和業界意見領袖相互傾聽交流,並與LIVEhouse.in合作線上直播,與民眾一同參與討論。

由左至右分別為:林大涵、林之晨、翟本喬、許毓仁、蔣萬安、余宛如

國會沙龍

圖片來源:LIVEhouse.in

要形成矽谷,先讓大企業倒閉吧!

對於「亞洲矽谷」議題,該用什麼方式看待,又該如何思考,眾位講者都持有一個最大的共識──「招攬人才」。聚集了優質人才,台灣就會自然形成一個創業風氣興盛的地方,因為這也是當初美國矽谷形成的原因。如同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所說:「矽谷不是蓋出來的,而是人才聚集自然形成的。」因此台灣蓋不蓋矽谷,蓋在哪,對他來說意義並不大,「整個台灣加起來也不過比矽谷大一點,證明小區域的人才可以流通,那為何還要將產業聚集在一個八公頃的地方?」

翟本喬進一步指出,美國矽谷的形成,是因為大企業人才外流造成群聚效應,如芬蘭的Nokia倒閉後人才出走,導致許多新興企業成立。「因為大企業困住人才,導致他們失去向外衝撞的動能。所以政府就應該讓大公司倒閉,讓人才流出,才能造成更多新創公司興起,這才是形成矽谷的原因

一旦人才匯集形成群聚效應,自然就會有跨國大廠來台設點的誘因,因為人才智慧產值遠高於任何土地價值,「就像Google在各國設每一個研發中心,都是為了人才,不會是你為他設的園區,所以我們不需要矽谷,而是應該要討論如何找出人才、讓各國來台設分公司,以後人家不會說我是矽谷回來的,會說我是台灣出去的!」

談到人才,App 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則提出了兩項建議:

1.大幅提升資工資管科系人才

隨著台灣數位產業的蓬勃發展,資工資管科系學生畢業後起薪大幅增長,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政府應該增加相關科系人才。如美國哈佛在過去五年,為了因應數位經濟發展、產業需求,資工相關人才已成長三倍。台灣也應該加緊腳步,從學界開始接軌。

2.讓國外企業進駐台灣設立營運中心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複製矽谷,但可以讓矽谷的公司來台灣設分公司。」林之晨舉例,新加坡過去10年,從FB到Twitter都在新加坡設東南亞營運中心,但台灣只有一個Google。如果有了國際企業的進駐,相信人才也會隨之而來。

放手讓新創野蠻生長,才能喚醒「矽谷精神」!

持續推動新創政策並身兼「綠生態」創辦人的民進黨立委余宛如表示,亞洲矽谷的口號喊出來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挑戰自己,看要不要相信可以變成那樣。」

因為台灣籌資市場不易,加上人才供給及軟體策略面都相對缺乏,政府機關又無法正確給予協助,因此很難相信台灣能成為亞洲矽谷。余宛如建議,若能在區域裡放手讓新創「野蠻生長」,從這個點擴散到整個台灣,成為人才及新創的集中地,或許可以將台灣的「矽谷精神」喚出來。

聘僱外籍人才限制多,缺乏來台進駐誘因

除了找出人才供應鏈,政府的法規又該如何修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指出推展新創不該侷限在一個地方,既然要發展新創就該有新的人才,但台灣對於外籍白領的心態過於保守,聘僱人才種種限制反而讓資源畫地自限。

他以去年7月實施的「創業家簽證」為例,本來預計每年目標要發出2千個,實際到上個月底卻只有21個提出申請,總共才發出14張簽證。代表台灣缺乏外國來台進駐的誘因,和鄰近國家新加坡、香港比較後,發現或許可以再簡化、放寬申請程序、增加相關配套措施,如創業家屬的居留就業就學等問題。

回過頭來反思,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亞洲矽谷?雖然建與不建眾說紛紜,還是希望種種聲音能夠真正喚醒沉睡的獅子,如同蔣萬安所說,「矽谷不是地理名詞,是一種態度」,若政府想將台灣打造成矽谷,或許應該重新思考「亞洲矽谷」對於台灣的定位,以及「矽谷精神」的真正意義。

主圖來源:Flickr@Patrick Nouhailler

延伸閱讀

余宛如:台灣不可能成為矽谷,重要的是如何連結資源!

洪大倫:談矽谷之前,先談政府開放思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