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宣導影片好無感?同樣目的,用「恐懼營造」廣告效果好 100 倍

一支好的宣導影片,除了有好的腳本和創意之外,最重要的是讓觀眾看了有共鳴,將理念宣傳深入人心。以交通安全來說,「開車不要划手機」幾乎是各國政府廣告宣導的重點。根據科技公司 Cambridge Mobile Telematics 在 2017 年的研究指出,四分之一的車禍,都起因於駕駛在開車時滑手機。

那麼,該如何透過廣告跟廣大的駕駛進行溝通呢?我們若來比較一下台灣與世界各國的宣導影片,就可以發現廣告溝通的等級以及對 TA 所帶來的震撼,可說是天壤之別!

一、交通部的「開車不分心安全篇」

先來看一下台灣交通部的安全宣導,交通部曾在 2013 年發佈「開車不分心安全篇」廣告,特別請來明星助陣,雖然有明星光環加持,但整部廣告的劇情顯得單調無聊,觀眾都可以依照劇情猜到結尾,在最後兩台車險些碰撞後停了下來,讓人感受不到開車用手機可能威脅生命安全的「驚心動魄」感,整部影片沒有高潮迭起、沒有讓觀眾印象深刻的片段,讓人不禁覺得可惜。

二、國外廣告 HARD HITTING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國外的宣導短片…

開車使用手機到底有多危險?這部影片完整「呈現」,畫面驚悚的令人頭皮發麻!影片一開始,駕駛女生邊開車邊傳簡訊,與朋友聊的正開心,殊不知自己越來越偏離車道,等意識到時已經來不及煞車衝撞對向來車,整部影片特別強調「衝撞過程中人們臉上的驚恐表情」,板金凹陷、車窗碎裂、頭破血流,場景令人怵目驚心,駕駛和朋友對看一眼後又贏來第三台車的衝撞,一片杯盤狼藉中只剩下駕駛女生還清醒著,看到周圍的環境她忍不住崩潰大叫!

此支影片運用相當細膩的細節呈現,讓觀眾看著「雞皮疙瘩」,整段過程讓人倒抽一口氣,彷彿自己也置身在車子當中,而這樣的衝撞危及的不只自己的生命,連同同車朋友、另外兩台車的父母甚至小嬰兒,都在這場車禍中生死未卜(雖然覺得應該已喪命),車內小孩呼喊爸媽….導演透過各種令人心碎「車禍現場細節」建構,引起觀眾的同理心,進而達到警示效果。

三、國外廣告 Dramatic Texting and Driving

再來,挑選一部以不同拍攝手法呈現的故事….

這部影片開頭和上一部一樣,駕駛員邊開車邊傳簡訊,眼看要與對向來車撞上之際,車子突然慢速停了下來,雙方駕駛下車對話,「妳知道妳偏離車道了嗎?」、「妳是不是開車在分心?是不是在傳簡訊」、「我的孩子還在車上,你必須專注」,面對質問,駕駛女孩回了「我只是簡短的傳訊息給我媽媽」為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讓觀眾以為理論完事情到這裡已結束….。沒想到畫面一轉,短暫幾秒帶到雙方的朋友家人,兩台車就這麼衝撞上去了。

出人意外的結尾讓觀眾飽受驚嚇,中途「對話戲」的劇情安排獨特且發人省思,讓觀眾以不同層面就看到開車安全這件事,也不免替結尾的衝撞感到嘆息。

四、國外廣告 Eyes on the road

接下來,來看看另一部乍看之下跟行車安全沒什麼關係的影片…

此部影片開始將畫面拉到電影院,觀眾各自入座等待電影開播,影片開播後出現開車的畫面,當觀眾正專注在「開車」時,劇組傳送簡訊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大部分的人下意識的接起手機,還在研究訊息內容時,螢幕裡的車突然撞上樹木,這一幕讓觀眾嚇得瞠目結舌,等待字幕出現才知道發生什麼事。

導演用這樣新穎的拍攝手法,除了引起觀眾的興趣,讓人不知葫蘆裡賣甚麼藥,最後簡訊帶來的衝擊,彷彿每位觀眾都經歷一場車禍,導演利用「恐懼」氛圍的營造,讓觀眾產生情緒的連結,成功震撼到觀眾。

五、國外廣告 Don’t use mobile phones while driving

最後一部影片,畫面聚焦在男女主角的臉部表情,畫面切成兩部分,男主人正在開車,女主人在家,兩人透過電話聊天到一半,突然出現超大聲的撞擊力道,女主人因此與男主人斷了聯繫,畫面特別強調女主人「驚恐擔憂」的特寫,並在最後下了一個標語「你不必在現場就能體驗車禍」。

一樣是警示開車不使用手機的影片,卻從開車者的另一半角度切入,帶出行車安全不只是駕駛的責任,更是為了等待回家的家人;另一方面也讓觀眾知道「出車禍不必親自在現場」,家人出車禍更令人恐懼焦慮,導演透過「家人的連結」引起觀眾情緒共鳴,讓觀眾思考事情的嚴重性。

以上  5 個影片,同樣是宣導開車不使用手機,透過不同的呈現方式,給觀眾帶來的衝擊也就不同,不管哪一種方式,能讓 TA 感同身受,才會是出色的廣告。

主圖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幽默又不討罵!3 大原則,寫出超有梗的「創意文案」
乖乖不再裝乖!不靠廣告,改用「創意」實現品牌轉型
「認清吧!不是好創意就有人買單」做廣告不可不知的視覺潛規則

 

作者資訊

黃虹妏 | Wendy H.
黃虹妏 | Wendy H.
醫管系畢業,不務正業的走向行銷和平面設計的領域,因為背包客旅行經歷,喜歡上攝影及文字創作。目前從事數位行銷、內容編輯、企業專訪的工作,探討人事物在數位時代下的轉變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