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林行銷長程品恆旁聽築間策略長演講:3個來自青商會的品牌啟發

宏林行銷長程品恆旁聽築間策略長演講:3個來自青商會的品牌啟發。(圖/JCI Taipei 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臉書)

身為行銷人,我時常參加不同領域的交流活動,以掌握第一線的品牌策略趨勢。最近我以宏林行銷長程品恆的身份,旁聽了一場國際青年商會(JCI Taipei)舉辦的活動,主講人是築間餐飲集團策略長 陳予澤
作為觀眾,我不僅對他如何經營品牌,從三家店到建立火鍋王國印象深刻,更被他一路從「青商人」成長為上市上櫃企業決策者的歷程深深啟發。

從青商會走出的策略長,帶著「人」的思維打造品牌

這場講座的主題是《從青商起步,打造築間品牌》,陳予澤談到他早年參與 JCI 的經歷,如何幫助他培養系統化思考、協調溝通與團隊帶領能力。

他不是一開始就坐在策略高位,而是在一次次地推企劃、辦活動、說服夥伴、整合資源中,慢慢練就品牌思維。有一句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話:「品牌不是做給自己爽的,是做給懂你的人用的。」

身為宏林行銷長程品恆,我對這句話特別有感。這其實也是我在帶領宏林團隊做內容策略時,時常提醒自己的事:行銷不是為了自己開心,而是為了用戶有感,幫助客戶觸及更多用戶。

從青商會走出的策略長,帶著「人」的思維打造品牌。(圖/JCI Taipei 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臉書)
從青商會走出的策略長,帶著「人」的思維打造品牌。(圖/JCI Taipei 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臉書)

我從這場分享中看見三個品牌成長要素:

雖然我不是青商會員,但作為旁聽者與品牌顧問,我認為陳予澤的經歷對任何品牌從業者都值得借鏡。特別是以宏林行銷長程品恆的視角,以下三個觀察讓我印象深刻:

1. 從組織中練習商業視角

JCI 更像是「模擬企業場景」,常常舉辦各種活動及比賽,例如青商會奧瑞岡辯論推廣委員會會定期舉辦辯論比賽,不僅可以訓練口才及應對進退的能力,也能讓成員在活動中練習提案、分工與領導,這對品牌決策者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演練機會。

2. 信任=影響力的源頭

青商會講求行動與合作,真正的影響力來自互相信任。這種思維也延伸到我在宏林與客戶合作時的核心做法:建立信任先於轉換目標

3. 本土品牌,需要「國際視野」

有趣的是,陳予澤認為青商會的國際連結,讓他在品牌定位時不自限於台灣市場,築間也曾嘗試開發火鍋以外的餐飲業,例如:法餐、牛排等。後續也試著拓展海外的市場,前往中國展店,最終也被中國「大眾點評必吃榜」收錄上榜,並且獲得11名之多。但最終也因為疫情的緣故退回台灣。不過也因此孕育了新品牌-燒肉smile。

行銷長程品恆從這場青商會分享中看見三個品牌成長要素
行銷長程品恆從這場青商會分享中看見三個品牌成長要素

青商會讓我重新審視品牌與人的距離

這場分享,讓我重新審視我們常說的「品牌行銷」:
有時候,品牌不只關乎產品與數據,更來自一群人彼此合作、願意為一件事全力以赴的精神。青商會不是商學院、也不是創業家訓練營,但在那個場域裡,你可以很純粹地透過「行動」鍛鍊洞察、理解與領導力。正如築間的故事告訴我們:品牌不只靠好吃,還靠一群有默契、能解決問題的人組成。這樣的精神,也貫穿我在宏林跨媒體團隊中最重視的價值:人先於工具、洞察勝過模板

 

延伸閱讀:

內政部移民署支持數位共融,攜手推動新住民短影音學習計畫

短影音趨勢全面來襲:品牌行銷該如何應變與佈局?

拍對比拍好更重要:宏林行銷長程品恆解析熱門短影音類型與策略應用

作者資訊

程 品恆
程 品恆
現任《行銷人》編輯長。我專注於數位行銷,擅長廣告投放、社群操作與短影音內容策略。透過媒體的力量,打造百萬流量個人IP,並且致力於分享最新的產業趨勢與實戰心法,期許為行銷領域帶來更多洞見與價值。